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得了尿毒症到底该怎么面对?
2023-09-12 15:50:57
作者:许丽霞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让人害怕的疾病——尿毒症。尿毒症,又称终末期肾脏病,是一种不可逆的肾脏疾病,意味着一旦确诊,肾脏功能就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立即面临死亡。现代医学的进步为尿毒症患者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得了尿毒症,是否应该选择透析?这成了许多患者和家属面临的艰难抉择。

什么叫尿毒症?

尿毒症,又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一种严重的肾脏功能衰竭状态。它是由于慢性肾脏病病程的进展,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至正常水平的15%以下,从而无法维持人体内水分、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和调节。尿毒症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骨病以及肾性贫血等。

尿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水肿、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肾性骨病、皮肤瘙痒、尿量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尿毒症患者容易并发感染、心血管疾病等。

得了尿毒症该怎么面对?

尽管尿毒症无法彻底治愈,但是一些措施是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舒缓病症,以达到身心双重的“治愈”。

1.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需要及时就医。确诊后,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患者需要了解尿毒症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疾病。

2.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通常用于缓解尿毒症的症状,如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量水分。肾移植则是通过移植健康的肾脏来替代受损的肾脏。

3.饮食管理。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磷、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蛋白质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高钾、高尿酸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4.注意休息和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心理调适。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6.注重自我管理。尿毒症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如定期监测体重、血压等指标,记录尿量、血红蛋白等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7.尿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并发症,如贫血、骨病、感染等。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疾病的迹象,并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监测血压、血红蛋白和骨密度等。

8.家庭支持。家属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学会如何照顾尿毒症患者,如合理安排饮食、监测病情等。家属还应该给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透析?

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在肾功能严重衰竭时,肾脏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水分,导致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10ml/min/1.73㎡,血清肌酐(Scr)大于707μmol/L,尿素氮(BUN)大于28.6mmol/L时,通常需要考虑透析治疗。

2.严重的高钾血症:高钾血症不仅是透析指征而且也是急诊透析的指征,当血钾≥6.5mmol/L时,可给予行血液透析治疗。

3.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当血浆碳酸氢盐(HCO3-)浓度低于13mmol/L或pH值低于7.15时,透析治疗有助于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患者症状。

4.体液负荷过重:体液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当对利尿剂治疗无效时可给予行血液透析。

5.尿毒症症状明显,出现贫血、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肾病,可适当提前(GFR10~15ml/min)安排透析。总之,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危害包括肾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尿毒症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指标。当GFR小于10ml/min/1.73m2,Scr大于707μmol/L,BUN大于28.6mmol/L时,通常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希望面对尿毒症,大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