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宝宝产生倒睫原因及日常护理
2023-09-06 16:35:13
作者:黄明燕
作者单位:百色市中医医院

日常生活中,宝宝揉眼睛、眨眼睛或眼泪汪汪都很常见,有时候伴有眼红,眼屎增多,有些家长“自动忽略”宝宝的这些行为。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宝宝动不动就爱揉眼睛,揉得两眼红彤彤、眼泪汪汪的,这些宝宝频繁出现这些行为可能是因为——倒睫!

“倒睫”是什么?倒睫就是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这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病,是朝着眼球的方向生长,在睁眼或闭眼时,睫毛摩擦角膜或结膜,使患者感到眼球不适、流泪,有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最严重的倒睫眼毛像“毛刷”,不断摩擦透明而娇嫩的角膜,时间久了,相应部位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继发感染可致角膜溃疡。创面长期不愈合,会引起新生血管长入,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视力就会下降,不过只要及时治疗就可以痊愈。倒睫虽然常见,也需要引起重视,严重或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损伤眼角膜。

一、引发倒睫的原因

有先天性倒睫及后天性倒睫两大类。

先天性倒睫:在出生后就有,通常在下眼睑。因为睫毛戳到眼球,所以婴儿经常眨眼流泪,若戳伤眼角膜,则眼睛会发红且怕光。

后天性倒睫:最常见的是由沙眼所引起的。因为沙眼会造成眼睑板结膜结疤,进而导致眼睑内翻及倒睫。眼睛灼伤、眼睑外伤或眼睑手术后,也会引起眼睑结疤,而使正常倒睫刺到眼球。此外,眼部的类天疱疮等病,也会因为眼睑结膜的结疤而造成倒睫。

二、倒睫的症状及危害

倒睫接触眼部可引起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睫毛长期摩擦眼表可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角膜溃疡,进而影响视力。除了角膜病变影响视力以外,倒睫可导致散光影响视力,如果散光明显的话,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引起弱视。

三、倒睫的治疗

婴幼儿脸庞短胖,鼻梁骨尚未发育,眼睑(俗称眼皮)脂肪较多,睑缘较厚,容易使睫毛向内倒卷,造成倒睫。一般的小儿倒睫是无害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脸型的变长、鼻骨的发育,多数的倒睫是可以恢复的。

若先天下睑内翻导致的倒睫无法自行缓解,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经常扒其下睑、配合眼药水的使用缓解症状。但是如果倒睫毛刺激眼球宝宝表现很难受,出现结膜充血、发炎等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若是整排睫毛均倒睫,且有眼睑内翻的情形,则可考虑手术矫治。一般而言,可以观察到孩子一岁以后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一)倒睫的日常护理:1.给宝宝洗脸擦脸时顺着眼睛由上往下轻轻抹两下。2.宝宝熟睡时将他下眼睑轻轻往外扒开,将下睫毛扒出来,借助上眼皮的压力将下睑睫毛向外压。3.每次喂奶时,可用大拇指从鼻根部向下向外轻轻按摩下眼睑,使眼缘每次按摩都有轻度的外翻,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

(二)拔除倒睫:对于少量分散的倒睫,临床症状轻,可采用镊子拔除倒睫。具体操作:到医院处理,在裂隙灯下直接用专门器械拔除倒睫。或需要采取电解法破坏睫毛的毛囊。

(三)中医治疗及护理:中医认为,倒睫毛一般跟肝肾的协调性相关。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肝主升发,且开窍于目;而肾为肝之母,主闭藏,为肝之升发积聚并提供能量。因此,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使肾之闭藏能力受到伤害,必然无法向肝提供基本的升发能源,这样肝气就不能调达升发,甚至郁结逆动,形于目则出现倒睫毛现象。1.外敷法:材料及使用方法由中医医生开具后使用;2.小儿推拿护理:补脾经。位置: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由指端到指根,由指端到指根为补脾。清肝经。位置:食指指面,由食指掌指关节至指端。补肾经。位置:小指指面,由指端至指掌指关节呈一条直线。

(四)手术矫正:数量多或密集顽固的倒睫,以及明确的睑内翻伴有倒睫,需要及时到眼科进行手术矫正。医生会根据病情设计有效而又相对隐蔽的手术切口、缝合也会采取美容缝合的方式,术后的皮肤切口疤痕会比较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