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正确使用骨科手术止血带
2023-09-01 10:05:43
作者:卿颖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中医医院
在创伤急救和骨科四肢手术时,止血带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作用是暂时阻断血流,创造“无血”的手术视野,可减少手术中失血量并有利于精细的解剖,有时作为外伤患者的紧急止血。止血带可以给手术带来诸多便利。但是,止血带也是一种存在潜在危险的仅器,因此每个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必须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止血带。

目前临床上可供急教使用的止血带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充气式、卡带式、布条式以及旋压式。各类型止血带使用范围和临床特点各不相同,精心设计的止血带能够可靠地实现出血控制,降低发生休克的风险,提高存活率。

其中充气式气压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使用最为普遍,其特点是压迫面积较广,压力均匀,可根据连接的压力表随时测定、显示及调节压力,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

一、止血带的使用步骤

1.先用棉村垫缠绕于上臂和大腿,气囊袖带应放置在肢体的最大圆周点,以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防止神经和组织受损。上臂袖带应放置在肩和肘之间上1/3;应用于下肢时,袖带放置在大腿近端1/3处。绑扎气压止血带,为防止松动,可外加绷带绑紧一周固定。

2.气压止血带绑扎安当后抬高肢体。

3.用驱血带由远端向近端拉紧、加压缠绕。

4.缠绕驱血带后,向气压止血带充气并保持所需压力。

5.使用完毕时松开止血带。

二、止血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止血带仅用于四肢手术。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有充分的麻醉。患肢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及其他血管疾病者禁用。橡皮管止血带仅用于成年患者的大腿上部,儿童患者或上肢不宜使用。

三、止血带的压力和时间设定

目前对止血带压力的设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设定止血带压力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基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设定,上肢充气压力为SBP+50mHg,使用时长为60min;下肢充气压力为SBP+100mmHg,使用时长为90min,上、下肢再次使用止血带中间间隔时长均为15min。

2.基于肢体闭塞压力(Iimbocclusionpressure,LOP)设定。LOP是最近在骨科学及麻醉学等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肢体的特定部位使用特定的止血带,通过气囊阻断动脉血流入肢体末端的最小压力值,四、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准确,缠在伤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与皮肤之间应加村壁,在绑扎止血带的部位必须先用数层小单或其他村垫缠绕肢体,然后将止血带绕其上。村垫必须平整、无皱褶。

2.应仔细检查管路是否密封良好,气囊和连接处是否漏气,连接是否宰固,使用前先充气观察一段时间无漏气后再使用。

3.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以远端出血停止、不能摸到动脉搏动为宜。过松动脉供血未压住,静脉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过紧容易发生组织坏死。

4为了尽量减少止血带的时间,充气式气压止血带必须在手术前开始充气。灭菌的橡皮管止血带应在手术开始前绑扎。

5.在消毒时不要将消毒液流入止血带下,以免引起皮肤化学烧伤。

6.使用止血带前通常需要驱血,在止血带充气之前外科医师负责抬高肢体并由远向近端驱血,让血液回流。伤口感染、血检或肿瘤患者避免驱血。

7.止血带需要放气之前,巡回护士应与外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确认后方可缓慢放气,过快放气会使大量血液快速分布到肢体,引起血压快速下降,甚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放气前麻醉科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减轻或避免发生上述情况。过快放气也会使患肢缺血组织乳酸等代谢产物快速进入体循环,引起机体内环境突然变化,也可能产生缺血并造成再灌注损伤。

总之,严格掌握止血带的使用压力和时间,正确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及绑扎部位,掌握止血带的充、放气方法及注意事项,可有效预防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