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持续异常为重要特点的内分泌疾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需要为患者实施科学管理来抑制糖尿病的发展。随着中医服务在临床以及社区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在糖尿病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提高疾病防治效果。
一、中医体质的分类及特点
中医体质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一)平和质。特点为机体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二)气虚质。特点为:元气虚乏,表现为容易疲劳、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是内向的,喜怒不形于色。
(三)阳虚质。特点为:阳气不足,人体会表现为畏寒怕冷和手足冰凉等情况。手足冰冷,怕冷的食物。如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会感觉到自己很怕冷,所以会出现阳虚的情况。
(四)阴虚质。特点为:阴液亏少,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常感手足发烫,脸颊泛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常有大便干结,此为阴虚。
(五)痰湿质。特点为:痰湿聚集,表现为身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的痰湿表现。最大的特征就是心胸开阔,体态臃肿,身体发福,出汗多,双眼浮肿,易打瞌睡。
(六)湿热质。特点为:湿热内蕴。表现为面部油光、口干口苦舌苔腻。脸上和鼻子上老是油光发亮,而且很容易长痘痘,一张嘴就有一股怪味,这是属于湿热体。还会出现大便黏滞不爽的症状,尿液发黄浓稠,脾气暴躁易怒等症状。
(七)血瘀质。特点为:血液运行不畅。表现为肤色暗、舌质紫暗的表现。在刷牙的时候,牙龈会流血,眼睛会有红丝,皮肤会干燥、粗糙,皮肤的颜色通常会是发暗的,还会有身体疼痛,容易烦躁,记忆力也会变得不好,还会有健忘,性情急躁等症状。
(八)气郁质。特点为:气机郁滞。表现为甚至抑郁、忧思的情绪。这类人通常都很瘦弱,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容易失眠。
(九)特禀质。特点为:先天异常,主要表现为生理缺陷和过敏反应。通常我们所说的过敏症,指的是很多人对某些东西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对某些东西会产生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在中医上属于特殊体质,和过敏体质是一样的。
二、什么是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就是将人体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根据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各类型的特点,掌握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总体因素和个体的差别,并据此制订预防、治疗和养生的原则,“因人制宜”地进行干预,可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的。
三、中医体质辨识在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一)痰湿者:患者要保持清淡的饮食,可以多吃薏米、冬瓜等有利于化痰祛湿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可以适当的进行慢跑、爬山等高强度运动,避免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二)气虚者:可多吃鸡肉、小米、黄豆、香菇等有利于健脾益气的食物,少吃空心菜、西兰花等耗气的食物。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指导患者可以进行提肛呼吸,日常要注意多休息、不可过度劳累。
(三)阳虚者:可多吃牛羊肉、姜蒜等温阳散寒的食物,少吃苦瓜、芹菜等寒凉食物,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低有氧运动为主,要注意做好保暖。
(四)血瘀者:生活中可以多吃海带、紫菜、黑豆等有助于化瘀的食物,可以适当的进行游泳、慢跑等运动。
(五)阴虚者:患者日常生活可多摄入鸭肉、黑豆、黑木耳等滋阴凉血的食物,禁食牛羊肉、韭菜等食物,运动可以通过八段锦、健步走为主,运动时间不可超过1个小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可过度急躁和劳累,避免长期处于高热的环境下。
(六)气郁者:可多吃小麦、葱蒜、海带等有利于理气开郁的食物,少摄入酸涩的食物,睡前不可饮茶和咖啡,适当的进行瑜伽、散步等运动,也可选择下棋等娱乐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七)湿热者:可以多吃绿豆、冬瓜等寒凉或质平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火锅烤肉等要少吃或者不吃。采取爬山、慢跑等高强度有氧运动,不熬夜。
(八)特禀质。饮食要保持清淡,禁食致敏食物,保持运动,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