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母乳喂养”人人要知道的事
2023-09-06 15:34:14
作者:谭燕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母乳喂养是一种自然且健康的喂养方式,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重要知识,希望能够给所有准备或正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提供一些建议。

母乳的好处

营养均衡:母乳被称为“液体黄金”,它完美地满足了新生儿所需的营养需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宝宝正常成长所需的所有必要营养物质。同时,母乳还含有许多抗体和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消化吸收良好:母乳的成分非常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相比之下,人工配方奶粉的成分更复杂,难以被宝宝完全吸收。母乳中的天然酶和其他物质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肠胃不适和消化问题的发生。

提高智力发展:母乳中的脂肪酸DHA和ARA对婴儿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这些脂肪酸是大脑和视网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通过母乳摄入可以帮助宝宝的大脑和视觉系统正常发育,并提高智力水平。

促进母婴情感联系:母乳喂养是一种亲密的接触方式,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母亲在喂养过程中与宝宝的眼神交流、抚摸和拥抱,都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的形成,并给宝宝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

母乳喂养的技巧

寻找正确的吸吮方法:宝宝应该张开大约120度的嘴巴,包括乳头和乳晕,而不仅仅是乳头。确保宝宝吸吮到足够的乳房组织,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取到奶水。

频繁而充分的喂养:新生儿的胃容量小,消化速度快。因此,建议母亲每次喂养时都充分供应宝宝所需的奶水。根据宝宝的需求,通常新生儿每天需要进行8~12次的喂养。

保持良好的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后,要用温水轻轻清洗乳头,然后用母乳涂抹乳头上,帮助预防和缓解乳头疼痛和皲裂。同时,要保持乳房干燥,避免穿紧身胸衣和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护产品。

面对母乳喂养的困难

乳头疼痛和皲裂:这是最常见的母乳喂养困难之一。为了缓解疼痛,可以在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并使用乳头霜或乳头保护器来保护乳头。确保宝宝正确吸吮,使乳头能完全进入宝宝的口腔,避免宝宝只吸住乳头而不吸奶房。

乳汁不足:有时候妈妈可能会感觉自己的乳汁不足,但实际上这通常是宝宝的需求增加导致了此种感觉。建议妈妈频繁哺乳,尽量每次喂养都让宝宝吸吮至少一侧乳房完全空乳。这样可以刺激乳腺产生更多的乳汁。

堵奶和乳腺炎:堵奶是因乳房内乳汁淤积引起的,可能会导致乳房硬结和疼痛。乳腺炎则是乳房感染引起的,并且伴随发热和乳房红肿。处理堵奶可以通过按摩、热敷和频繁哺乳来缓解,而乳腺炎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婴儿吸吮问题:有些宝宝可能有吸吮困难,导致无法有效地吸取奶汁。这可能是由于口腔结构异常、吸吮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寻求产科医生、护士或婴儿喂养顾问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喂养频率和时间:根据婴儿的需求,新生儿通常每天需要进行8~12次的喂养。初期的母乳喂养会比较频繁,每2~3小时为宜。随着宝宝的成长,喂养间隔可能会逐渐延长,但仍应保持足够的喂养次数。

注意宝宝的饥饿信号:了解宝宝的饥饿信号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等到宝宝过度饥饿时再喂养。宝宝的饥饿信号包括吮吸手指、舔嘴唇、寻找乳房、发出哼哼声等。当宝宝表现出这些信号时,及时响应并进行喂养。

不要限制喂养时间:每个宝宝的吃奶速度不同,所以不要限制喂养时间。宝宝可能在15分钟内就吃饱了,也可能需要30~4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宝宝从一个乳房吃够,如果他们表达出饱食感,再切换至另一边。

保持良好的自我护理:母乳喂养对于妈妈来说也需要耗费体力和精力。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妈妈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充足休息和适量运动,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结束语: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通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技巧和面对困难的方法,妈妈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为宝宝提供最优质的营养和关爱。同时,妈妈们也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最后,希望所有的妈妈们都能够享受到母乳喂养的美好时刻,与宝宝共同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