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内部而言,手术室易滋生细菌,且大量的手术活动、抢救治疗更是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而避免风险增加的有效措施,就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手术室进行清洁与消毒。在实际应用中,相关人员应根据手术室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相应的清洁消毒方法。且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关防护,根据方法标准进行工作,以此营造一个干净无菌的手术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术室的日常管理。
一、有以下情况不准进入洁净手术室内工作
1.有皮肤病患者,创伤未好的人,刚拔过牙的人。2.对化纤、溶剂有过敏反应者。3.手汗严重者。4.鼻腔分泌物过多者。5.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者。6.过多掉头皮、头发者。7.有搔头、挖鼻、摸脸、搓皮肤习惯者。8.未洗去化妆品者。9.食后不漱口者。10.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者。
二、在洁净手术室内工作时需注意以下内容1.每天洗澡、换衣。2.尽可能每天刮胡须,对洁净手术室尤为重要。3.常洗手、剪指甲。4.不使用使皮肤干燥粉剂、溶剂。5.在室内动作要轻。6.在室内不要拖足行走。
三、手术室无菌管理有什么方法?
(1)无菌物品储存室应保持较高的洁净度,无菌物品架需合理布局,经常使用的无菌物品应放无菌间近处,以便提高存取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反复进出而影响无菌间的洁净度。无菌架的物品应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返还的无菌物品应设置无菌物品返还区,以免乱放而引起物品过期。
(2)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采购应选择口碑好的厂家,购买时物品需要严格检测,要符合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要求,对于新产品的采购需从小规格包装为宜,以免防止库存积压,在经过临床试用中效果突出后方才大规模采用,同时还应长期不间断做临床反馈调查,保证质量可靠。
(3)无菌物品储存室应设专人管理,不仅应做好详细的存取记录,还需每天认真检查所有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和器械的损坏情况,对有问题的无菌物品和过期的无菌物品应给予处理,和供应室做好交接工作,不得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保证物品的使用合理性,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进行合理放置,保证轻拿,轻放,并尽量将物品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将其稳妥固定。通常情况下,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的外包装是采用塑料塑封包装,其坚固性较差,很容易被尖锐的东西刺破,导致细菌进入其中,出现污染问题,因此需要使用人员保证放置合理性,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外包装进行合理检查,避免使用被污染的物品。医院内的各个手术室都需要配备常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每天需要相关人员对物品数量进行核对,定时补充,保证使用所需。针对一些相对较贵的物品,或是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容易流失的物品,则需要每天定时更换,或是专人随时发放,保证产品安全性,避免丢失等问题的发生,减少科室经济损失。针对部分拆封但是并未使用的物品,或是已经发生了污染的物品,需要对相关物品进行重新包装,塑封,或是定时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备用。对一次性的无菌物品数量也应控制,每天应对不同型号的手术用品进行统计,数量不足时及时添加,以避免发生手术过程中无菌物品不足的危险局面,对高值耗材的取用应做好详细记录。另定期对无菌间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定期对无菌间的无菌物品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应追究相关责任人。
(4)手术用品的配送通常需要物流支持,在此基础上,加强配送制度管理,保证提前了解物品所需是尤为重要的。在开展手术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手术的设置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医院内的手术间柜中的2天消耗基数,而一般情况下,急诊手术间的基数需要比常规手术的基数增加2倍左右,在基数基础下,进行库存管理,在缺货的情况下提前预订产品,避免出现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从而保证手术的供应及时性。并能够定期对手术间的物品数量进行检查,定期补充相关用品,一旦发现物品不足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并定期对一次性使用物品的有效期检查,避免出现过期产品或是包装破损产品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撤出,保证物品使用安全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保护。
总结:希望通过本文对手术室日常管理的描述能够让大家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