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遭遇了烧伤与烫伤的情况,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但是,在去医院治疗之前,该采取什么紧急的措施来减轻伤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烧伤与烫伤急救措施以及如何预防。
现场急救的五字原则
不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当严重的烫伤发生时,烫伤专科医生往往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烫伤后如何进行正确的急救?对烧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时,应遵循“冲”“脱”“泡”“盖”“送”五项基本原则。
1.冲。冲洗又被称作“冷疗法”,即用清洁的凉水轻轻地清洗或浸润灼伤处10至30分钟。用凉水冲洗,可以快速地把烧伤处的热气排出,从而降低对深层皮肤的伤害。如烫伤处仍有疼痛,应延长清洗或浸浴的时间。可以用自来水冲洗。普通自来水中含有的细菌很少,所以不会有被传染的危险。没有自来水时,可以用井水或其他的水来冲洗。
2.脱。用合适的方法清洗并浸湿,小心地将衣物从烧烫伤部位取下。衣服要用剪刀剪开。切勿将衣物紧贴在创面上,以免将创面水疱磨破。在灼伤早期,起水泡的皮肤能起到保护作用,减轻疼痛,减轻伤口的渗出。烫伤后,烫伤处及周围可出现红肿。应该在烫伤之前,脱掉身上穿的衣服,如手表,皮带,鞋子等,以避免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造成血运不畅,引起更大的伤势。
3.泡。脱去衣物后,如果有疼痛的感觉,可以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烧伤早期,用冷水冲洗和浸泡都有不同的效果。早期用冷水冲洗,可以减轻烧伤程度,脱掉衣物后,浸泡在冷水中,可以缓解疼痛。大面积烧伤患者,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的时间和水温,避免身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4.盖。在撤离烧伤现场时要注意伤口的包扎,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可以用纱布、毛巾、干净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水泡破裂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伤口。如红汞、甲紫等不能涂抹有颜色的药物,也不能涂抹偏方(獾油制品、草药、油性自制膏药等),更不能涂抹牙膏、醋、色拉油等。
5.送。患者烧伤后会出现一定的疼痛、烦躁等症状,这个时候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烫伤还会引起体液流失,如果体液流失面积大于15%,就有可能出现休克。为了防止水中毒,建议在就医过程中饮用含盐饮料或者是服用补液盐。如果受伤人员无法移动,请立即拨打120,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当地的医院进行救治。若烫伤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内器官受伤,则必须依照外伤紧急处理原则处理。若发生气道阻塞,则应及时采取措施临时缓解气道阻塞,并及时就医。
关于烧伤发生时的急救措施,许多人对“土方儿”和“偏方儿”深信不疑,用牙膏,用碘伏,用紫红色的液体,认为这些“土办法”才是最管用的。但是,这是错误的,在烧伤之后,如果没有经过批准,就给自己的伤口上涂抹了一些药物,这样的话,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烧伤的作用,而且还会掩盖住伤口,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地判断出伤口的深浅,甚至有可能导致细菌繁殖,导致伤口感染,导致病情恶化。
如何预防日常烧烫伤
除不可抗拒的雷电等自然灾害外,日常的烧烫伤是可以避免的。战友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3点:
1.如何正确地用火。当使用火炉生火时,应使用木栅;当使用煤油炉子或炉子时,请远离明火;不要在帐篷内抽烟,以防起火;厨房应定期检查煤气管路及阀门,防止煤气泄漏,并常开窗换气。
2.如何正确地用水。在水房打开水时,要把壶嘴对着水龙头,这样可以避免热水溅到手上。如果家里的热水壶已经很老了,要及时更换,否则热水壶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烧烫伤。
3.预防电击。在营房或家里,应定期请电工检查电路,防止因线路老化引起漏电、短路;不要让双手沾水接触电器或线路;在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供暖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要经常进行检查。
结语:以上就是烧伤与烫伤:应急处理和预防烧伤的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