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瞳孔、意识以及吐纳和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异常情况,则需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记录。
一般护理干预
基础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患者的洁净性,要定期、定时的给患者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单的整洁,同时,还需为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理干净患者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另外,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确保患者的肢体机能,防止因没有得到良好护理而导致发生足下垂的情况,对有较高肌肉张力的患者,则要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性的四肢关节运动锻炼,并且在在进行常规护理时,若发现患者出现较明显的头痛症状,则医务人员需及时对患者头痛症状进行观察判断,如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护理人员要协助相关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治疗,以及时放出血性脑脊液。除此之外,在日常照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时刻注意患者有无脑脊液耳鼻渗漏、颅脑神经损伤等情况存在,若存在上述症状,则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大多数患有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来说,由于突然出现的疾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患者甚至可以说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因此,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比如:恐惧、烦躁和焦虑等,他们害怕自己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害怕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由于颅脑损伤的疾病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需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
如当患者在入院时,要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并以受伤程度为依据,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针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积极疏导,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对患者详细说明关颅脑损伤的治疗方式与相关注意事项,同时还会对患者讲解或示例一些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手术结束后要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同时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
防感染护理
院感的发生对颅脑外伤患者也是一种致命性的伤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院内护理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院感护理的有关内容,特别要注意患者的伤口,并确保注意伤口伤口引流的通畅性;另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引流管的质量和颜色等,以免发生伤口引流管折压。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作业时,为能有效防止感染,医护人员必须确保各项作业的无菌性,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规定,做好相应的管道护理作业。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康复指导
早期对病人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有些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肢体瘫痪,需进行必要的功能康复训练,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
1.体位护理
做完手术后,主导患者尽可能的保持卧位,在仰卧时,保持髋关节微屈内旋,且注意不要让时间过长;在侧卧时,需将上腿膝盖弯曲,并放在下腿膝前;对昏迷患者,则要帮助患者调整好体位,并注意保护患者关节功能;而针对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变换体位。
2.康复按摩护理
采取由轻至重和从慢到快的力度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注意保持按摩力度要适宜且轻柔,2次/d,1次进行30min。
3.康复运动
指导并帮助患者开展关节、四肢的被动康复运动,并从手指到手腕,再从手腕等小关节以此到大关节,先从健侧开始运动,而后再逐步过渡至患侧,在此过程中,需指导患者做到动作轻且幅度小,1d进行3~4次。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进行主动训练,包括握手、翻身等,训练从近端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远端关节,同时结合患者病情恢复实际不断加强训练,最终达成关节完全屈曲、伸展。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展开洗脸、刷牙等日常基础生活能力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关节及肢体保护,以免受损伤,训练2~3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