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细胞形态检查
血细胞形态检查主要是对外周血或骨髓内的红细胞、自细胞以及血小板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了解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特点、是否存在异常结构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将血液制作成为涂片,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固定以及柒色处理后,利用显微镜对涂片进行观察,判断观察结果,从而协助疾病的诊断。
为什么要接受血细胞形态检查
当人体出现疾病到医院就诊时,大夫通常会开一个“血常规”,“血常规”主要包括自细胞、白细胞百分率、红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其他相关参数,反映的是各类细胞的数量及比值,存在应用局限性。在疾病状态下,除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百分率发生变化外,有时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做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在血液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少了疾病漏诊、误诊问题的出现。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查
1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血细胞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或者分美异常,如细胞数量过高、过低;
2血常规中的图形如自细胞散点图,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异常。
3患者由于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等.
4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出现骨痛、骨质破坏或者肾脏功能异常、黄痘、紫癫等。
5血常规结果与病情不符时也要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查。
哪些疾病可以通过血细胞形态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1.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缺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铁而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贫血。在形态检查中果发现红细胞体积小于正常标准、中心浅染区护大,出现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结合贫血的症状代表患者有缺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身体内缺少叶酸或维生素b12,或者两者同时缺乏引起的贫血,在形态检查中会发现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直径在101m以上,部分患者存在巨红细胞,直径在15um以上:并可见分叶6~9叶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大血小板。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自身缺陷或外在因素使红细胞破坏加逸、寿命缩短导致的一类贫血,血细胞形态检查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易见,可见晚幼红细胞、破碎红细胞等。
2.白细胞形态学检查
急、慢性白血病:是由于造血细胞异常增生所导致的恶性血液病。多数患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部分悲者白细胞数量正常甚至减低,血细胞形态检查可见较多的幼稚细胞,细胞大小以及细胞核形态均存在异常表现。
3.血小板形态学检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因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发的疾病。形态检查显示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体积增大、形态异常、颗粒减少染色过深等,可见幼稚型大血小板。
血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寂:是一种微血管性出血综合征,形态学检查可见血小板数重减少,裂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易见。
此外,通过细胞形态检查海可以发现疟源虫等寄生虫感染,所以血细胞形态检查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