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最常见的癌症,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发病原因,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它的科学常识。胃癌是一种很恐怖的疾病,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我们要了解导致胃癌的病因,主要有基因、螺旋杆菌的感染、以及一些胃部的疾病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癌症。所以,胃癌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的发生有关,是导致胃癌的第一大致病因素。大部分病人在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后,表现不明显,但是会持续的对人体造成损害,例如会造成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者逐渐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进而造成肠化生和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若能从源头解决幽门螺旋杆菌,则可将胃癌的发生率减少39%。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为50%,而在儿童中则约为30%-40%。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防病菌工作,如健康饮食、不乱触摸脏东西、洗手等,这些护理方式都能减少与病菌的接触,避免生病。
2、遗传导致
许多疾病都与基因有关,现在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病有显著的遗传趋势,因此,亲属中患有胃癌的患者,其患病几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对于有胃癌症状的近系家属,其子女要经常进行胃癌检查,平时要做好胃的调理,以减少患上胃癌的几率。例如,饮食护理,少次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这样能够防止其对胃部产生过多的刺激导致诱发胃癌。
3、对胃疾病的处理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也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或是本身就有胃疼等胃炎的病症,但由于这种病症的病情比较轻,因此对其的处理和对其的照顾都比较粗放,使得胃部粘膜的损伤更加的严重,也就更容易发生癌变。
在胃癌的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是目前较为推荐的一种治疗方式,中药可以对肠胃进行调理,还可以对肾脏和肝脏进行补益,改善人的整体循环能力,增强病人的免疫力,许多时候,这些都是对正常细胞有好处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病人的一些症状有所缓解,中药治疗胃癌的分类主要分为如下6类:
1、肝胃不和
症状:腹中有胀感,或有疼痛感,下至肋间,口干舌燥,腹痛如潮,食欲不振,或有恶心之感,舌苔薄黄或薄白,脉象微弱
治法:疏肝理气,温阳健脾,益气
2、脾胃虚寒
症状:胃腕处有轻微的胀痛,厌食呕吐,脸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倦,大便浮肿,舌唇淡胖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搏平缓或沉细小
治法:健脾养胃,温中散寒
3、胃热伤阴
症状:胃有火烧感、口干欲渴、胃部喧嚣、饭后疼痛、五心烦躁、大便干燥、舌红、舌苔少、舌黄少津、脉滑细
治法:滋阴,清火,补气,益气
4、痰湿凝结
症状: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腹中涨胀,吞咽不便,痰多,呕气多,宿食多,大便稀,舌淡苔白,脉细滑
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5、瘀毒内阻
症状:胃部疼痛,烧灼,进食后疼痛,口干欲渴,腹胀不能压,或者吐血,皮肤干燥,舌头紫黑,或者有淤青,脉沉弦细
治法:行气通络,温阳止疼
6、气血双亏
症状:浑身乏力、心悸、呼吸急促、头晕、脸色苍白、神志不清、夜不能寐、夜夜出汗、甚至是阳痿、脉弱、舌淡、苔白
治法:补气养血、温阳健脾
一、胃癌病人中医调理方法主要有什么?
1、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来说,胃癌病人多属于脾胃亏虚,常用的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这些药物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功效。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对于胃癌病人出现的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等。
3、饮食调理:胃癌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适当进食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芦笋、海带、香菇等。
4、心理干预:胃癌病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心情不畅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在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家人也要陪同在侧,家人的陪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二、针对不同阶段的胃癌患者的中医调理方式
1、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因较少复发转移,多以中医药扶正祛邪,调理功能为主,促进机体恢复。
2、进展期胃癌手术或化疗后患者:其中仍有相当数量的病人会发生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通过中医药治疗干预,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
3、手术后功能失调,或化疗后严重的毒副反应以及癌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已产生耐药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以减毒增效,提高免疫,改善功能。
4、晚期胃癌患者:这类病人日益增多,西医治疗手段基本缺失,中医药治疗目的在于扶正为主,兼以祛邪,通过补益气血津液,调节脏腑功能,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以上中医调理方法配合科学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对于患者生活品质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方法对胃癌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作用,可以帮助病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