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心肌炎是指突然爆发的心肌炎,病情恶化快,危害大,也称重症心肌炎,在过去死亡率高达90%。小朋友患感冒是可能引起心肌炎甚至重症心肌炎的,一般多发生在幼儿时期,其次是青少年时期,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因此幼儿时期死亡率较高。免疫力低下的小朋友心肌炎发病率比正常小朋友要高,尤其以3-10岁小朋友感冒后多见。而爆发性心肌炎是最为凶险的心血管危重症之一,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与感冒相似,因此早期容易被诊断为感冒。在临床中,小朋友患上爆发性心肌炎,确诊时往往病情比较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病症初期的病症和感冒症状相似,极易被家长忽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小朋友对自身病症表达不清,等到症状明显时,心脏多数已经严重感染了。因此,如果小朋友出现感冒症状,并且伴有明显的发热、乏力、气促、胸闷等症状,应该立即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病情。
一、心肌炎及爆发性心肌炎的认知
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因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过敏等原因,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其功效受损,心脏不能正常输送血液到全身各处而出现各种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炎的病因复杂,症状有时候不典型,检查也缺乏特异性,临床确诊较为困难,可导致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肝肾脑各器官功能受损,严重甚至会出现猝死。并且爆发性心肌炎表现多样,临床上在早期迅速诊断有一定难度,可见,爆发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需要全面分析,避免出现误诊漏诊。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及其凶险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也是心肌炎中最危重的类型。该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较为迅速,小朋友感染后免疫失衡,进一步加剧神经体液紊乱和心肌重塑,严重影响心肌功能,随着病情继续,还会发展为心脏衰竭或心肌扩张、纤维化,并且可能伴有肺、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该病在短时间内会产生爆发性的心脏损害。由于小朋友感染爆发性心肌炎发病时很像感冒,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不佳等不适,之后会出现心脏受损的表现,会出现气短或胸闷、胸痛,病情严重的话会迅速发展成为弥漫性的心肌炎症,并伴有恶性心率失常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这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儿会出现难以纠正的心源性休克或发生猝死,其病死率达48%。
二、家长如何在早期进行识别
爆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由于爆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极其相似,甚至可能由感冒导致发病,所以极易误诊或漏诊。当小朋友出现这几个症状时家长就要注意,可能不是单纯的感冒,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确诊是否合并有其他的疾病,应高度警惕:①感染患儿会明显感受到胸部疼痛等反应,大多数以为感受到的是心脏难受,胸痛持续时间不是很长,有数秒或者数天等,家长重点关注是否出现胸区疼痛症状;②发烧咳嗽不是感冒的专属,大多数爆发性心肌炎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腹痛、腹胀、呕吐等等症状。此外,也会伴随着头痛、晕厥、惊厥等并发病情,这些症状较为普遍,并不典型,但是家长还是要记录下孩子头疼情况,一旦出现惊厥应立马送入院治疗;③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一般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搏微弱。另外,部分患者的血压会突然下降,导致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进而引发心源性休克,家长可注意孩子的面色、体温、神情状态变化。④爆发心肌炎也会引发机体急性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少尿、水肿、肝脏迅速增大等情况,但这就依赖于医院诊疗,家长可重点关注孩子的尿量、呼吸等情况。
3预防疾病,从小事做起
目前正值季节更替,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小朋友免疫系统还未完善,抵抗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很容易被感染性疾病盯上。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防线:①小朋友爆发性心肌炎主要是以病毒感染,加上疲劳、疲乏、不好好休息有关。因此,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就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应该卧床休息,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②合理的作息,适当的休息,增强小朋友身体抵抗力和免疫能力;③小朋友应多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包括饭菜不要添加辣椒、零食里的辣片等等;④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合理制定锻炼方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⑤减少进入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玩耍后避免手触及口鼻等部位,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小朋友发生感染的机会。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类严重威胁幼儿生命的疾病,尽管其病死率较高,但抢救存活者预后都较为良好,即便如此,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轻视小感冒。特别是现在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时,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做好自身和小朋友的保暖工作并做到及时增添衣物,避免自己和小朋友发生感冒,若是小朋友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