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存在的问题
2023-08-22 15:29:54
作者:陈婷婷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生产性噪声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临床将因长时间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导致的渐进性、感音性神经耳聋称为职业性噪声聋。

随着接触生产性噪声的作业人员的日益增多,由于他们长时间地处于噪音环境中而导致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目前职业性噪声聋是危害我国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病之一。职业性噪声聋给劳动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但在临床上,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和鉴别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评估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如何准确及客观地评估主观上不愿意配合的受检者的听力水平是我们日常诊断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1.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针对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级主要是依据双耳纯音听阈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纯音听阈测试在临床上应的用非常广泛,因其具有良好的频率特异性,是一种标准行为的判断听敏度主观反应的测听法。纯音听阈测试在检查过程中需受检者的充分配合,这种测试方法极容易受到听力测试相关机器、测试的环境以及受检者的主观意愿配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工作中,我们发现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因受到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临床上缺乏相对客观的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方式,特别是由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过程中,因涉及伤残评估和职业病待遇问题,经常存在伪聋、夸大性聋等听力结果;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因自身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纯音听力测试结果重复性相差较大,无法作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分级的依据,导致最终的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目前由于我国从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设备和诊断能力大不相同,因此大部分机构仍仅使用纯音听阈听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并且临床诊断医师对于职业病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参差不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卫生相关机构还需给予重视,不断提高诊断医师的专业技能,加大职业卫生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以便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工作。

2.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客观检查

日常诊断中,我们可以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使用声导抗测试进行辅助诊断,可起到补充作用,在伪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声导抗测试方式主要包含声衰减试验、鼓室声导抗、声反射阈测试等。声导抗测试检出纯音听阈与反射阈值相差小于15dBHL时,需要对纯音听阈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因此声导抗测试可以有效地鉴别伪聋。

另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客观有效地地预估纯音高频听阈。该检测方法可对患者的脑干听觉通路中的神经传导功能及外周听觉的灵敏度进行评估,并且该检测方法不会受到患者的意识限制。脑干诱发电位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相对成熟,并且最为广泛的客观检测方法。

目前,耳声发射也是临床上检测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操作方便、客观、高敏感性、快速及无创等显著优势,并且耳声发射的检查对环境要求较低,是单独评估耳蜗功能的主要措施。耳声发射能有效辅助鉴别伪聋、夸大耳聋等,同时还可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听力损害等。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损伤部位处于耳蜗,其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一般而言,耳蜗听力损伤在大于40dB至50dB时则不能检测到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因此在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中,纯音听阈500、1000、2000、4000Hz的检测平均值超过50dB时如可以检出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则可以视为伪聋。

临床诊疗中,还有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也可以有效地评估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听力受损的严重程度,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该测试方法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性、高效无创等优点。

目前临床上辅助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客观检测方法较多,如上文所述的声导抗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耳声发射等。但不同的客观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各方法之间也并不能完全取代,并且由于各检测方法都相对独立,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工作中,可以使用多方法、联合检查、综合评估,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准确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