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2023-06-28 17:48:14
作者:郑淑玲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亦常用“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名词诊断,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原体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充血减轻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非处方类感冒咳嗽药不用于2~6岁以下儿童。中药治疗本病独具特色,具有缩短病程及退热时间,改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功效,临床使用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依据其感染部位的差异,其临床症状各有不同

1.鼻-鼻窦炎:患儿常有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

2.中耳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耳痛、鼓膜积液;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可有高热、剧烈耳痛的症状。

3.扁桃体炎:发热、咽痛是主要表现。此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者的咽痛可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且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脓点。

4.咽喉部感染:患儿常有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声音嘶哑、变音、发热等症状。

二、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1.与小儿生理特征有关。婴幼儿呼吸系统与成人相比,鼻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咳嗽反射弱,纤毛清除能力差,同时小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弱,因此更容易造成感染。

2.护理及喂养不当。未及时加减衣被,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未适时添加辅食以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等,均可能导致孩子后天性抵抗力弱。

3.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比如油烟、粉尘、二手烟、装修污染等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损伤,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新进入托幼机构、较远距离的迁移住地等,都是对孩子的考验,这种情况下更易发生感染。

4.慢性上气道病灶。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可使病情向下蔓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反复肺炎患儿,多数存在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吞咽功能障碍等。

三、中医称反复呼吸道感染为“虚人感冒”“体虚感冒”“久咳”,认为多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禀赋不足,体质虚弱;

2.喂养不当,调护失宜;

3.少见风日,不耐寒热;

4.用药不当,损伤正气;

5.正虚邪伏,遇感乃发。由此可见,中西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认知方面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

四、如何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1.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被动吸烟和异味刺激。

2.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踢球、跑步、游泳等运动增强小儿的体质。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进行日光浴。

3.注意加减衣被。现在很多人生怕孩子着凉,给孩子穿得厚厚的,但是汗湿之后很容易感冒,所以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被子也不宜太厚。若小儿活动时出汗,应及时用毛巾为其擦干。若小儿在入睡后出汗较多,可在其前胸后背垫上隔汗巾并及时更换。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4.勤洗手,注意卫生,减少病菌入侵: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流动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

5.均衡营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鱼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要均衡,保证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吃肉类、蛋、水果、蔬菜等食品,并及时纠正小儿偏食等不良习惯。

6.避免接触感染源。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冬春季节,尽量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应戴好口罩。家中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时,应避免孩子与其近距离接触。

7.接种疫苗。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的孩子,应该按国家计划接种疫苗,有条件的还可以完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自费疫苗,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8.治疗基础疾病:一部分孩子存在基础疾病或慢性疾病(如呼吸道先天性发育畸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此类患儿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才能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

五、反复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

西医的治疗方法有:1.寻找病因、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可选用免疫调节剂治疗。2.抗感染治疗。3.祛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中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内治法,使用中药或中成药口服,治疗时需要辨证分型。肺脾气虚证比较常见,症见面黄消瘦、倦怠乏力、动则多汗、食少纳呆、口唇色淡,可选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玉屏风颗拉、黄芪生脉饮、参苓白术口服液等。脾肾两虚、肺脾阴虚等证型,中成药分别可选用龙牡壮骨颗粒和槐杞黄颗粒等。发热,伴鼻塞流黄涕,咽痛,轻咳,选用小儿青翘颗粒、抗感颗粒(儿童型)、小儿宝泰康颗粒、小儿解感颗粒;伴消化不良(夹滞),出现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舌苔厚腻者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消积止咳颗粒(口服液);咽痛重者选用金莲清热泡腾片、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大孩子可用银黄含化片,咳喘重者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清咳平喘颗粒。发热、肢体疼痛明显,鼻塞流清涕,头痛,怕冷,选用葛根汤颗粒、荆防颗粒;如症状不重可以服生姜、葱须、红糖水(可以加几颗枣),不建议早期服用连花、蓝芩、蒲地兰等过于寒凉药物;伴咽干口渴鼻子干,兼夹燥邪,可以煮冰糖梨(带皮)水、蜂蜜水、马蹄莲藕冰糖水等缓解症状;呕吐、乏力、食欲缺乏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醇型)、抗病毒口服液。除了内治法,中医还有推拿按摩、针灸、艾灸、中药敷贴、中药穴位注射等其他治疗方法。家长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即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