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患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主要症状为胸闷痛、压榨感、憋闷窒息感。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射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一、西医治疗冠心病
1.药物治疗: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常用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栓形成;调脂治疗稳定斑块;溶栓药(纤溶药物)治疗等。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
二、中医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不足,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心前区)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
(一)冠心病的中医辨识要点:
1.辨疼痛部位:局限于胸膺(心前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属、手指者,为痹阻较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重症)。
2.辨疼痛性质:是辨别胸痹心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主要参考,属寒者,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者冷加剧;属热者,胸闷、灼痛,得热痛甚;属虚者,痛势较缓,其痛绵绵或隐隐作痛;属实者,痛势较剧,其痛如刺、如绞;属气滞者,闷重而痛轻;属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
3.辨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间即逝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休者常为重病或危候。一般疼痛发作次数与病情轻重程度成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
(二)冠心病的中医分证治疗
冠心病胸痹心痛多为虚实夹杂,治疗上要做到补虚勿忘邪实,祛实勿忘本虚,权衡标本虚实之多少,确定补泻法度之适宜。虚者以气虚、阳虚(心气、心阳)为主;实者以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主。
1.寒疑心脉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2.气滞心胸
症状: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4.瘀血痹阻
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5.心气不足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治法: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方药:保元汤加减(独参汤)。
6.心阴亏损
症状: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古红少泽,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7.心阳不振
症状:胸闷或心痛较著,气短,心悸怔忡,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
三、冠心病的预防与调摄
1.调畅情志:情志异常可导致俨腑失调,气血紊乱,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
2.慎起居,适寒温: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发季,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应注意。
3.饮食有节:饮食调摄方面,不宜过食肥(油腻)甘(甜食),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饮食热能,节制主食,少吃甜食、咸食;应戒烟,忌饮酒,宜低盐饮食,适当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
结,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
4.活动适度:胸痹心痛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做到动中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5.做好自我监测:家庭可备有电子血压监护器,对血压、心率等做自我监测,动态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6.备好常用药物:确诊的胸痹心痛患者,建议家庭氧疗,并备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