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悄无声息”的早期肾病
2023-09-05 18:45:42
作者:卢海霞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其主要功能是净化血液和回收有用物质,肾脏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调控血压、调节维生素D和骨代谢等很多功能。肾脏的储备功能很强大,即使受到部分损伤,甚至发展到尿毒症阶段也不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慢性肾脏病是名副其实的“沉默杀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肾脏疾病的“法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呢?

定期规律体检

在早期阶段,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镜下血尿,仅在蛋白尿较多时,会出现眼睑或肢体的水肿,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感,所以,建议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只有通过尿检和抽血化验,才能发现及早发现肾损伤,如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者血肌酐的升高。因此,定期规律体检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关键。

重视肾脏病的继发因素

导致肾脏病的病因,除了肾脏本身的因素以外,还有许多继发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肥胖、肿瘤、肝炎等等。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延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持续蛋白尿,也就是常说的糖尿病肾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使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破坏肾脏滤过系统,造成肾小球动脉硬化,病情严重者肾功能衰竭,最终患上尿毒症。因此,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肾脏病高危患者,控制好自身基础疾病也是防止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关注肾脏病的典型症状

1.水肿。水肿是肾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出现在组织疏松部位及身体下垂部位,如眼睑、足踝、下肢及腰背部,而且早晨为甚,下午或晚上减轻,严重时可伴有胸腔积液、腹水及会阴部水肿。浮肿多出现在下肢胫前或脚踝处,呈指压可凹性,严重者甚至全身浮肿

2.高血压。高血压也是肾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血压升高,需警惕肾性高血压的存在。肾小球病常伴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90%有高血压,持续高血压也可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3.少尿或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在1000~2000ml左右,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部分肾脏病患者出现尿量变化,如正常喝水的情况下,尿量每天减少<400毫升,或夜尿增加(夜尿量〉日间尿量),均提示肾脏可能受损;

4.多尿及夜尿增多。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肾性多尿常见于慢性间质性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低钾性肾病、高钙性肾病等。

5.血尿。真性血尿是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的病变,多见于肾小球疾病、结石、肿瘤等。但要排除假性血尿,如尿色似血尿并非血尿、一过性血尿、伪造性血尿、污染性血尿等。

6.尿中泡沫增多。尿中泡沫增多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正常人排尿后也会出现尿泡沫情况,但泡沫很快会消失,蛋白尿导致的尿泡沫则会长时间不消失。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哪些检查能够帮助发现肾病

1.尿常规。尿常规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潜血,尿细胞及管型计数等。部分肾脏病人没有典型症状,常延误诊断及治疗,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被忽略了的潜在的肾脏疾病。

2.血液检查。肾病患者可出现血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肾功能异常,例如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碳酸氢根降低;电解质紊乱,例如血钾水平升高,低钙高磷血症;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肾脏结石、囊肿、肿瘤、肾积水、发育异常和肾脏萎缩等。必要时可进一步查肾脏CT或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