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3-09-05 19:43:46
作者:韦晓燕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小儿动静脉采血是儿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的操作,对于患儿来说具有一定的创伤和疼痛。本文旨在探讨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概念、护理技巧、步骤、心理干预措施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的痛苦。

一、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概念

小儿动静脉采血是指通过穿刺动静脉血管采集血液样本,用于检测和治疗的过程。在儿科临床中,小儿动静脉采血常用于诊断和治疗,如血常规检查、输血治疗等。

二、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护理技巧

1.术前准备:在进行小儿动静脉采血前,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评估患儿的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量。此外,清洁环境、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2.穿刺技术:穿刺技术是小儿动静脉采血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疼痛。根据患儿的年龄、血管条件和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针头号,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在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稳定的手部力度和进针速度,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穿刺力度。

3.术后护理:在小儿动静脉采血后,护理人员应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局部皮肤和采血部位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同时,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在拔针后,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其家长解释注意事项,并进行随访观察。

三、小儿动静脉采血的心理干预措施

1.术前心理干预:在进行小儿动静脉采血前,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其家长解释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可以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给予安抚物等方式来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对于家长,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其担忧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2.术中心理干预:在小儿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触摸、语言安慰等方式来缓解患儿的恐惧和疼痛。可以给予患儿鼓励的话语、轻柔的抚摸等,使其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同时,护理人员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专业的态度,为患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3.术后心理干预:在小儿动静脉采血后,护理人员应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关爱。可以给予患儿喜欢的食物或玩具,以缓解其疼痛和焦虑。同时,向患儿及其家长解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疑虑和不安。

四、操作步骤

1.消毒: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2.止血带:在采血部位上方绑上止血带,使血管充盈,方便采血。

3.选择针头:根据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

4.穿刺:将针头插入血管,注意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5.采血:将注射器连接到针头上,缓慢抽取血液,避免过度抽取导致血液凝固。

6.拔针:采血完成后,缓慢拔出针头,避免出血和感染。

7.止血: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压采血部位,避免出血。动脉采血止血时间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不少于10分钟,防止穿刺点渗血。

8.处理采血器材:将采血器材进行消毒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五、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时间应选择在小儿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进行,避免小儿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疲劳时进行采血,以免影响采血效果。

2.给予安抚:采血前应给予小儿安抚,让小儿感到安全和舒适。可以给小儿讲解采血的过程和目的,让小儿了解采血的必要性。

3.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小儿的年龄、体型、血管粗细和血管深浅等因素进行选择。避免选择过于细小或者深度过深的血管进行采血,以免损伤血管。

4.注意消毒:采血前应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消毒方法可以选择使用酒精棉球或者碘附棉球,消毒时间应不少于30秒。

5.注意穿刺技巧:穿刺时应注意角度和深度,一般应与血管成30度角,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针头,一般选择5号或者5号半的采血针头。

6.注意采血速度和采血量:采血时应注意掌握好采血速度和采血量,一般采血速度不宜过快,采血量不宜过多。采血后应立即用棉球或者绷带进行压迫止血,避免出血。

7.注意观察:采血后应注意观察小儿的情况,避免出现不适或者异常情况。如出现出血、肿胀、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结束语:总之,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需要医护人员认真对待。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小儿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掌握好穿刺技巧和采血速度,避免出现不适或者异常情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