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调节剂的概念
免疫调节剂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二、分类
1.按作用分类:(1)免疫增强剂。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增强免疫功能,如卡介苗;(2)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免疫系统(大部分为获得性免疫)中的某一环节,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泼尼松;(3)双向免疫调节剂。大部分多靶点多部位对免疫平衡的调节,维持机体的自稳。
2.按来源分类:(1)人和动物免疫系统产物。免疫细胞能产生许多具有抑制或增强免疫应答上午蛋白分子,这些蛋白分子对自身和异体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胸腺肽等;(2)化学合成剂。主要有左旋咪唑、羟基嘌呤、维生素D、西咪替丁等;(3)生物制剂。部分是有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提纯的制剂;也有相当部分是针对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原的生物制剂;另外也包括近10多年来临床应用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4)中药或植物来源。很多中草药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如西洋参、黄芪、白术、地黄等。
免疫系统产物:胸腺肽
用量、用法:肌内注射:10~20mg/次,1次/d。溶于2mL灭菌注射用水或9 g/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0~80mg/次,1次/d。溶于500mL9g/L氯化钠注射液或50g/L葡萄糖注射液。胸腺发育不良症患儿,1mg/(kg·d),症状改善后,改维持量为每周1mg/kg,作长期替代治疗。儿童常用肌内注射。3个月为1个疗程。
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性体质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慎用。个别可见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禁忌证: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化学合成剂:盐酸左旋咪唑
适应证:可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特应性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等;也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病和肾病综合征等)的治疗。
用量、用法:2.5mg/(kg·d)(最大剂量<150 mg),每周2、3次,疗程3~6个月。
不良反应:可有轻微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可出现味觉障碍、疲惫、头晕、头痛、关节酸痛、低热、流感样症候群、皮疹、光敏性皮炎等,个别可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常发生于风湿性疾病治疗过程中。
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者。
维生素D
适应证: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SLE等辅助治疗。
用量、用法:400 U/次,1次/d,口服;或30万~60万U/次,每月1次,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长期过量服用可出现中毒,早期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发热、头痛、呕吐、便秘或腹泻、恶心等。5.2禁忌证:高钙血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者。
西咪替丁
适应证: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部分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
用量、用法:片剂及胶囊:儿童10~20mg/(kg·d),分2~4次服用,口服。注射剂: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5~10mg/(kg·次),2次/d。
生物制剂:泛福舒
适应证:(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2)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用量、用法:1粒,1次/d,口服,连续10d,停药20 d;3个月为1个疗程。
禁忌证:对泛福舒蛋白过敏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细菌感染有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者);<1岁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
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腹痛、呕吐);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等);呼吸道变态反应(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及其他发热、疲劳等症状
卡介菌多糖核酸: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及反复发作湿疹、荨麻疹等疾病。
用量、用法:肌内注射,1mL/次,每周2、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建议3岁以上儿童使用。
禁忌证:对该制剂过敏者、结核感染期患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肺炎等)和急性感染期患儿。
不良反应:偶见注射部位红肿、结节。偶见低烧、皮疹。罕见严重过敏反应。
植物来源免疫调节剂:玉屏风颗粒剂
该方剂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和免疫调节功效。
适应证: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特应性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除此以外,对于长期吸入或口服皮质类固醇造成局部和全身性的继发免疫功能低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可作为免疫调节剂辅助使用。
用量、用法:1~3岁,2.5g/次,2次/d;3~6岁,5g/次,2次/d;>6岁,5g/次,3次/d。少量开水(30mL)冲服。推荐持续使用8~12周。
禁忌证:急性感染发热期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