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蜂蛰伤的那点事
2023-09-22 20:33:51
作者:张寒梅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蜂蜇伤概述

蜂蜇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户外伤害。大多数时候,这种伤害仅仅使人觉得不舒服,而且在家中进行的治疗已经足够缓解疼痛。然而,若你对蜂蜇伤有过敏反应,或者多次受到蜇伤,那么你的症状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甚至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症状

蜂蜇伤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包括短期的疼痛感和不舒服以及更为严重的过敏症状。蜂蜇伤后反应并不代表每次受到蜇伤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也不能保证下一次的反应一定会变得更为严重。在大部分情况下,蜂蜇伤的症状相对较轻,包括:蜇伤部位瞬间产生剧烈的灼痛感,蜇伤部位周围出现红色的血迹。大部分人在蜇伤后,肿胀和疼痛感会在几小时内消退。对于那些受到蜜蜂或其它昆虫攻击的人来说,他们的反应可能较为剧烈,这种情况的表现主要是:受害处出现严重的红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两天,但是这种剧烈的反应通常可以在5至10天内完全消退。同时蜂蜇伤亦可能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即重度过敏反应,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立即进行治疗。一小部分受到蜜蜂和其它昆虫攻击的人可能会立即产生严重的过敏症状。

关于毒液和临床表现

蜜蜂的尾巴上长着毒素,这些毒素可以通过其酸性和碱性的毒素腺(例如黄蜂)进行传递。当蜜蜂蛰伤人类时,这些毒素腺中的毒素就会渗透到人的皮肤中。这些毒素与蛇的毒性相近,被咬的地方可能会产生刺激性的疼痛,并伴随着红色、肿胀、发热和疼痛,其核心可能存在血块,甚至可能产生水泡。假设你的眼睛受到了刺激,那么你的眼皮会变得非常肿胀。蛰口唇可能导致口腔肿胀或引发全身性风团。如果被蜂群多次蛰伤,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明显肿胀,引发休克反应,甚至可能致命。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立即将其送至医院的急诊室,以便获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在我国,黄蜂蜇伤导致的过敏反应导致的死亡案例已被多次报道。报道了蜂蛰伤后导致的血红蛋白尿,从而导致肾功能衰退的情况,所以需更为重视,一旦有明显反应立刻入院就诊。

关于毒刺和治疗

在蛰伤人体之后,蜂的尾巴通常会保持在皮肤中,并且其毒素带有反向的刺,能够非常稳定地深深地扎进皮肤。所以,在被蛰伤之后,我们强烈建议立即前往皮肤科对受害处进行治疗。首先,使用点阵激光对受害处进行干预,这样能迅速止痛和消肿。接着,在受害处涂抹消炎、脱敏和收敛的药物,每天涂抹一次。大概三天之后,受害的皮肤就能恢复健康。对轻度蜂蛰的应对措施,不要过度挤压受伤部位,以防止毒素扩散。如果确认没有毒刺残留,只有轻微的红肿和疼痛,可以用肥皂水清洗(适用于蜜蜂蛰伤)。例如,黄蜂蛰后可以涂抹食醋来中和碱性毒素;也可以用冰块进行冷敷;最好涂抹一些激素类药膏,比如地萘德乳膏、芙林软膏等;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啶、西替利嗪等。然而,最好是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由医生进行诊断。因为在临床上,有些人在被虫咬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难以治愈的结节性痒疹、慢性皮炎、肉芽肿、荨麻疹等迟发性过敏性皮肤病。

预防小贴士

在户外享用甜点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敞口杯可能是你的最佳选择,因为你可以观察到是否有蜜蜂在其中。在饮用之前,请检查饮料罐和吸管。确保食品容器和垃圾桶都被盖好。同时,要清理掉垃圾、掉落的水果和狗或其他动物的粪便(苍蝇可能会吸引黄蜂)。在户外活动时,要确保鞋子不露脚趾。避免选择吸引蜜蜂的鲜艳色彩或印花服装。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因为蜜蜂可能会在你的衣物和皮肤之间。驾车时,要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在割草或修剪植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小心,这样可能会把蜜蜂从蜂箱或蜂巢中赶走。专业人员应当将住宅附近的蜂箱和蜂巢移除。

明确如何应对蜜蜂

若周围只有少数蜜蜂在飞翔,保持镇定,然后缓慢离开。过度的拍打可能会引发昆虫蜇人。若被蜜蜂或黄蜂蜇伤,或者有大批蜜蜂围绕着你飞,请立即捂住口鼻并迅速离开。当蜜蜂受伤时,它释放的化学物质会吸引其他蜜蜂。如果可能的话,请躲到建筑或封闭的车辆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