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孩普通感冒,防治的细节在这儿
2023-09-12 18:50:14
作者:周颖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药学部
小孩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症状。对于小孩感冒,家长应该首先采取措施来缓解症状,包括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通风、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等。如果孩子的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那么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可能会建议给孩子使用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治疗时,家长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药物的说明书使用。以下浅谈一下选择小孩感冒的基本原则和预防措施:

一、治疗药物的选择

1.温和的治疗:对于轻微的感冒症状,如轻微的咳嗽和流涕,可以先采取温和的治疗方法,如多喝水、休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2.选择适合的感冒药:在选择感冒药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症状选择适合的药物。比如,儿童感冒药通常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设计的,而成人感冒药可能不适合儿童使用。

3.注意药物的成分:在选择感冒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成分,特别是那些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需要注意是否含有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成分,以及它们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不要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成分相似的感冒药,尤其是中成药。

4.遵循医生的建议:在使用感冒药之前,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慢性疾病或过敏史的孩子。

5.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在使用感冒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如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的副作用。如果孩子在使用感冒药后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二、小孩感冒的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要想让孩子少得感冒,增加户外活动,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体格,加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适当的锻炼可以使孩子多吃东西,多喝白开水,不喝甜饮料,少吃冷饮,不吃膨化食品,不吃烧烤食品等,只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才能使我们更健康。

2.室内要保持干净,感冒的传播主要是靠飞沫传播,我们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耍,或者去人多的地方用餐。尽量不要接触已经感染感冒的病人,以免被传染。孩子的被褥要经常晒一晒,玩具要经常消毒,孩子的脸、手、脚要每天洗一洗。

3.接种流感疫苗孩子经常患感冒而且咳嗽时间较长,甚至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时,可请医生评估是否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对6个月至3岁的宝宝尤其有效。

4.合理饮食宝宝饮食要合理,荤素搭配要均衡。除了牛奶和鸡蛋外,还应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及豆类食物和海带、紫菜等,避免过度食用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及时增减衣服,有的家长误认为宝宝怕冷,因此天气寒冷的季节总给他多穿衣服。其实穿衣应该“适度为宜”,如果穿得太多太暖,会使宝宝动一动就出汗,而受凉感冒。一般来说,衣服的多少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天气情况而定。所以家长要做到“五不要”和“二适当”。“五不要”是:不要穿得太多太暖;不要盖得太多太厚;少带宝宝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少带宝宝去人多密集的室内;不要让宝宝赤身睡觉。“二适当”是:适当晒太阳,以增加紫外线杀菌的能力;适当开窗通风,以呼吸新鲜空气。

6.改善室内环境孩子的卧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维持宝宝的体温平衡。定期开窗换气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来改善室内环境。如果家庭居住条件允许,可以选用空调装置来调节卧室的温度。

7.让孩子生活规律化让孩子保持生活规律、充分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许多孩子过分地使用安慰剂来求得心安理得感,有些孩子甚至几乎每天晚上都服用水或者糖水等饮料,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睡眠规律。这种毫无节制的滥用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时间,白天要玩得开心、玩得有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8.勤洗手: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病毒和细菌,预防感冒的传播,建议小孩在饭前、便后以及接触动物后要洗手。

总之,预防小孩感冒要从多方面入手,注意保暖、饮食、卫生等方面,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果小孩已经感染感冒,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小儿感冒药,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