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压疮是什么?又该怎么预防?
2023-09-20 18:59:13
作者:韦忠宏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
压疮,也被称为褥疮或床疮,是皮肤和组织受到持续或长时间的压力、摩擦或剪切力而导致的损伤。它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卧床、坐位或无法移动的人身上。压疮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包括躯干、臀部、骨盆、脊椎、头部后部以及脚底。压疮的形成过程如下:当对皮肤施加持续的压力时,会阻碍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缺氧和营养不足导致细胞死亡和损伤,进而引发压疮的形成。

压疮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可能是红色、暗红色或紫色。受压的区域可能感觉疼痛、温度异常或硬结。

第二阶段:表现为表皮和/或真皮的损伤,形成浅表溃疡或水泡。溃疡可能出现红色、潮红或粉红色。此阶段的压疮易于感染。

第三阶段:表现为更严重的皮肤损伤,波及到皮下组织。可以形成较深的溃疡,伴有坏死组织。这种压疮可能需要专业医疗和护理。

第四阶段:是最严重的压疮阶段,波及到肌肉、骨骼和支持结构。可能出现广泛的坏疽、深度溃疡和瘘管形成。

定时改变病人身体姿势

压疮是由于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而引起的坏死和损伤。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改变病人的身体姿势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身体姿势,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减少压疮的风险。

仰卧位:仰卧位是最常用的姿势之一,可以使身体均匀分布在床面上,减少对特定部位的压力。然而,长时间保持仰卧位也可能导致其他部位受压,因此还需要进行定时翻身。

侧卧位:侧卧位是另一种常用的姿势,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人。通过将身体重量分散到大面积的侧部,可以减少对特定部位的压力。定时改变侧卧的方向,可以减轻压力的集中。

半侧卧位:半侧卧位是将病人身体的一侧部分放在床垫上,而另一侧部分仍然保持仰卧位。这种姿势可以减少对背部和骨盆区域的压力。

半坐位:半坐位是将床垫抬高,使病人的上半身保持较直立的姿势。这可以减少对臀部和骨盆区域的压力,并提供更好的通风和血液循环。

保持病人身体及环境清洁

定期给病人进行温水清洁,使用适宜的皂液或清洁剂清洁皮肤。尤其要注意将污垢、汗水和尿液等清洗干净,以避免刺激和感染,同时要避免过度搓洗皮肤,以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干燥也非常重要,因为湿润的皮肤更容易受到摩擦和剪切力的损害,使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并确保使用吸湿性良好的床单和衣物。选择适合病人需要的床垫和靠垫也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床垫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分散压力的能力,并且要与病人的体重和身体需求相适应。靠垫可以帮助减少压力在特定部位的作用。

避免摩擦力

避免摩擦力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之一。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而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当病人的皮肤与床单、衣物或其他物体之间产生摩擦时,会造成皮肤的磨擦和损伤,增加压疮的风险。以下是一些方法来避免摩擦力:

使用丝滑床单:将病人躺在光滑的丝滑床单上,可以减少摩擦力。这样床单在病人转身或移动时能够更轻松地滑动,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使用垫片或滑动器:在需要移动病人时,可使用特殊的垫片或滑动器来减少摩擦力。这些工具可以放置在病人的身体下方,使他们在被转移的时候能够更顺利地滑动,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尽量避免偏斜:当病人处于仰卧位或侧卧位时,尽量避免出现偏斜。身体的偏斜会增加摩擦的产生,对皮肤造成不利影响。定期检查病人的姿势,及时调整使其保持舒适而平均的姿势。

加强营养

加强营养是预防压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皮肤的健康和耐受力,有助于预防和促进压疮的治愈。以下是一些加强营养的建议:

均衡饮食:确保病人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提供全面的营养,包括各类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等。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包括肉类、鱼类、豆类、蛋类、乳制品和坚果等。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皮肤健康和愈合非常重要。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A、锌和铁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通过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等食物,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足够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皮肤的水分平衡。建议病人每天饮水量充足,但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液体摄入量,以避免过度的尿液产生和尿布更换频率增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