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5种方法助早产儿母乳喂养
2023-09-05 15:21:17
作者:潘丽丽
作者单位: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早产儿的降生常常伴随着医疗干预,这一早期到来可能导致母婴分离,这个过程对婴儿和妈妈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母乳喂养的价值愈发显著,然而,母婴分离似乎是母乳喂养的天敌,因为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监护,而妈妈们却常常被迫分离于他们的宝宝。

但我们要记住,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来说至关重要,母乳中蕴含的抗体、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是他们健康发展的基石,有助于克服早产可能带来的挑战。因此,为了确保早产儿得到最佳的护理,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妈妈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成功地实施母乳喂养。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五种方法,为早产儿母乳喂养提供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迈出健康、坚实的第一步。

母婴分离对早产儿的影响?

早产儿的妈妈通常面临着早期分娩、产房监护和新生儿特别护理的挑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母婴分离。然而,母乳对于早产儿的重要性无可争议。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早产儿的生长和免疫系统发育。因此,为早产儿提供母乳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促进早产儿母乳喂养五种方法是什么呢?

1.制定母乳喂养计划

早产儿的妈妈可以与医疗团队一起制定母乳喂养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喂养的频率、喂养时间、如何使用乳房泵以及存储母乳的方法。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妈妈可以获得专业的建议,确保她们的喂养计划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2.使用乳房泵

对于无法直接喂养早产儿的妈妈,乳房泵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妈妈可以在医院或家里使用乳房泵,以促进乳汁产生并保持乳腺健康。通过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建议,正确使用乳房泵,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母乳供应量。

3.皮肤接触

早产儿的妈妈可以通过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来促进母乳喂养。这种方法有时被称为“袋鼠抱”。将早产儿贴在妈妈的胸部,让婴儿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心跳声,这有助于刺激乳汁分泌和加强母婴纽带。

4.提供支持与鼓励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妈妈来说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早产儿通常需要更多的监护和护理。在这个时候,家庭、朋友以及医疗团队的支持与鼓励尤为重要。鼓励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同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帮助她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心。

5.增加营养摄入

为了提高母乳的营养价值,妈妈可以增加自己的营养摄入。这包括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和水的摄入量。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休息对于维持良好的母乳供应至关重要。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哪些呢?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有多重要?以下是一些明显的好处:

提供抗体和免疫支持: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物质,可以帮助早产儿抵抗感染,增强免疫系统。

1.促进生长发育,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有助于缩小与出生时的低体重有关的差距。

2.减少肠道问题,母乳有助于维持早产儿的肠道健康,减少肠道问题的风险。

3.增强情感联系,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增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

4.降低母亲患病风险,母乳喂养还与降低妈妈患乳腺癌、卵巢癌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相关。

解决母乳喂养的方法有哪些呢?

尽管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有益,但妈妈们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乳汁供应不足,如果乳汁供应不足,妈妈可以尝试增加泵奶次数、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膳食改善、避免紧张等方法。

2.婴儿吸吮困难,有些早产儿可能吸吮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吸乳器或与专业的乳房顾问合作。

3.时间限制,由于早产儿通常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妈妈们可能感到时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时间管理和亲友的协助都可以帮助妈妈更容易地实现母乳喂养。

母婴分离对早产儿的妈妈来说可能是一个令人挑战的时期,但母乳喂养的好处是无可置疑的,通过制定喂养计划、使用乳房泵、进行皮肤接触、获得支持与鼓励以及增加营养摄入,妈妈们可以成功地为他们的早产儿提供珍贵的母乳。这不仅有助于婴儿的健康,还有助于建立深厚的母婴纽带。

母婴分离是一个挑战,但它不必成为母乳喂养的障碍,通过合理的计划和坚定的决心,早产儿的妈妈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为他们的宝宝提供最好的开始。同时,社会应该为母婴分离问题提供更多支持和关注,以确保每个早产儿都有机会享受到母乳的益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