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了解针灸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好处
2023-08-25 15:28:26
作者:袁蒙蒙
作者单位:阜南县中医院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骨骼、韧带、软组织及神经血管等结构损伤为主的疾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头痛、头晕,甚至出现手臂麻木、双下肢无力感等多种症状,为针灸治疗适应证之一。下面将重点探讨针灸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好处。

针灸的作用机制

针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颈椎病产生治疗作用。针刺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如疼痛感知过敏、运动功能障碍等。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受损区域的供血和氧气供给,有利于修复和恢复颈椎组织的功能。针灸还能调节身体内部的生物能量,平衡阴阳,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好处

缓解疼痛:针刺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使病变区域的神经肌肉得到舒缓,疼痛感得到缓解。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和其他内源性酮类物质,起到镇痛的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微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助于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

减少炎症反应:颈椎病常伴随有炎症反应,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

调节神经功能: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神经的自愈能力,改善神经传导,有助于缓解和控制颈椎病引起的神经症状。

改善心理状态:颈椎病常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针灸可以通过调整身体能量和神经系统的平衡,改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

针灸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常用穴位与方法

穴位选择: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天柱、大椎、颈百劳、肩井、后溪、昆仑等。具体的穴位选择要根据患者病情和症状而定。

针具选择:选择适当的针具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使用毫针如环柄针、花柄针或平柄针(惧针者使用)。针长一般为1~2寸(具体因个体差异、操作医生而议),针径从细到粗依次为30号、28号、26号不等。进针前应先常规进行消毒处理。

针刺操作:针具进入皮肤后,严格把握穴位常规操作,根据穴位深浅,向适当方向旋转或提插,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屈伸颈部前后左右各2次,然后在稳妥固定针具后进行停留,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辅助疗法:除了针刺操作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疗法加强治疗效果。如可以进行艾灸、拔罐、推拿按摩等辅助作用。

治疗频率和疗程:对于轻度颈椎病,一般每周接受3~4次针灸治疗。对于中、重度颈椎病,可能需要增加治疗频率,每周6次。治疗疗程一般为2~4周。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针灸师: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疗效。

全面评估病情: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确保针灸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一些特定情况,如妊娠期、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病等,针灸可能是禁止的。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禁忌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注意卫生条件:针灸治疗需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使用无菌针具、消毒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等,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针刺深度掌握:医生要掌握好针刺的深度,避免对重要组织造成损伤。

治疗频率和疗程:针灸治疗的选穴、频率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连续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即可见到明显的效果。

综合治疗:针灸治疗作为颈椎病的治疗手段之一,患者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蒸、拔火罐等等)、现代康复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拉料。电磁波疗法)、药物治疗等,实施综合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好处。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调节身体能量和阴阳平衡等机制,针灸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然而,针灸治疗还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