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泌尿外科三大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按尿路结石所在的部位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临床以上尿路结石多见。欧美国家流行病学显示,5%-1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生过1次尿路结石。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为1%-5%,好发年龄为30-50岁,男女比例为(2-3):1。
一、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有许多,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等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使用是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1、代谢异常
(1)形成尿结石的物质增加:长期卧床、痛风病人、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等均易形成尿结石。
(2)尿PH值改变,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盐及磷酸镁铵沉淀。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晶。
(3)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不足: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酸性黏多糖等。
(4)尿量减少:使尿中盐类和有机物质浓度增高。
2、局部因素
(1)尿液瘀滞:由于机械因素导致的尿路梗阻、尿动力学改变等。
(2)尿路感染
(3)尿路异物:长期留置尿管可形成结石的核心而逐渐形成结石。
二、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
1、疼痛:结石活动或引起输尿管完全梗阻时,出现肾绞痛;典型的绞痛位于腰部或上腹部;疼痛性质为刀割样阵发性绞痛;伴随症状为恶心、呕吐。
2、血尿:患者活动或绞痛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常见。
3、其他症状: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脓尿、肾区压痛。
4、膀胱结石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和排尿终末疼痛。
5、尿道结石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甚至造成急性尿潴留。
三、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患者多是急诊入院,疼痛剧烈,心情急躁、焦虑甚至恐惧,疏导的重点是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消除心理负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使其能愉快地接受治疗,减少患者的焦躁情绪。
2、饮食指导应避免食用动物蛋白、精制糖过多和纤维少的食物,起到延缓结石增长速度及术后减少复发。根据结石成分调节饮食。含钙结石者宜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限制含钙、草酸成分多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和动物脂肪;浓茶、菠菜、番茄、土豆、芦笋等。避免摄入过多地动物蛋白、精制糖和动物脂肪。尿酸结石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
3、疼痛的指导指导患者发作期应卧床体息。教会其使用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非药物性方法缓解疼痛,不能缓解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疾病知识指导鼓励患者大量饮水,饮水量要求在3000ml/d以上,以增加尿量,冲洗结石,清洁尿路,利于感染的控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跳跃或其他体育运动,以促进结石排出。解除局部因素尽早解除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因素,可减少结石形成。
5、药物指导维生素B5有助于减少尿中草酸含量,氧化镁可增加尿中草酸的溶解度。枸櫞酸钾、碳酸氢钠等可使尿液pH保甚持在6.5~7以上;氧化氨可使尿液酸化,有利于防止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的生长。
6、排石观察指导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每次排尿于玻璃瓶中或金属盆内,可看到或听到结石的排出。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做成分分析。
7、遵医嘱复诊定期行尿液检查、X线或B超检查,观察有无复发及残余结石情况。若出现剧烈肾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血尿等症状,及时就诊。
四、小结:综上所述,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掌握疾病的预防知识,是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