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
2023-08-15 09:39:24
作者:雷倩
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
麻醉是消除患者手术痛感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手术效果与安全的核心路径,气管插管则是全身麻醉中应用频率更高的手术麻醉方法之一,常用于大型手术。伴随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率的提高,科普与认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过程愈发重要,本文将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过程进行介绍。

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什么?

气管插管除却适用于全身麻醉,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层面亦具有重要价值,如: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突发性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可采用气管插管恢复患者呼吸道通畅。在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属于有效性高、安全性强的麻醉方式之一,多用于呼吸道障碍易发患者手术,如心血管疾病手术、胸腔疾病手术以及颅内疾病手术等。此外,若全身麻醉患者需用肌松剂或伴有明显不良反应,则需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当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虽具有较高安全性,却仍存在不良反应,包含喉头肿胀、呼吸道出血、口咽血肿以及喉炎等,由此,对于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手术患者,建议谨慎选择该麻醉方法,同时,若患者存在血液疾病比如紫癜、血友病等,气管插管亦存在并发症风险。若患者存在气管内肿瘤或气管外肿瘤压迫气管,气管插管存在肿瘤破裂风险,则不宜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此外,相较于其他麻醉方法而言,气管插管对麻醉医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度、插管技术等要求更高,若麻醉医生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掌握度偏低,则易导致麻醉风险。

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什么样的过程?

以手术流程为基本视角,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手术前准备与手术时操作两方面内容,具体表现如下:在手术正式开始前,麻醉医生需先落实准备工作,如负压吸引装置准备,用于预防手术患者呼吸道堵塞,若手术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则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排出呼吸道内的食物残渣或痰液。同时,还需结合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配备吸引管、气管导管、注射器、喉镜、导丝以及牙垫等,并以手术患者年龄为参考,配备麻醉面罩(一次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通气设备等,确保能够对手术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在手术正式开始阶段,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关键环节,主要包含麻醉诱导、维持以及苏醒三个阶段环节,具体流程表现为:首先,在麻醉诱导阶段,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需及时建立静脉渠道,以便麻醉医生全面监测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脉搏等,同时,还需为患者佩戴面罩吸氧,在确定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属正常状态后,方可以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的方式展开诱导麻醉,一般而言,用药持续时间需控制在5分钟以内,在确定患者意识逐步消失,且全身肌肉放松后,麻醉医生可落实气管插管操作,借用喉镜等系列插管器械,经患者鼻腔或口腔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在此基础上,为手术患者供氧,确保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其次,在麻醉维持阶段,麻醉医生需借助麻醉机持续向患者输入麻醉气体或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以确保手术患者处于持续稳定的麻醉状态,此后,手术医师方可展开手术治疗,在此过程中,麻醉维持时长需与手术时长保持一致,在手术结束时,麻醉医生需立刻停止麻醉药物的输入;最后,在麻醉苏醒阶段,手术患者的机体代谢稳定,麻醉药物会逐渐排出,自主呼吸与意识逐渐恢复,此时,麻醉医生可将气管导管拔出,为患者佩戴面罩吸氧,并为手术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等待手术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与稳定,在手术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麻醉医生可协同护理人员将手术患者转移至普通病房,此阶段,手术患者仍需吸氧与心电监护,医护人员还需密切观察手术患者的引流管、脉搏、血压以及伤口状态等,并结合患者状态适当补液,若遇异常情况,还需对症处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