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提升免疫力?儿科医生给你出招!
2023-09-05 14:32:01
作者:李柳燕
作者单位:北流市人民医院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包括各种免疫器官(骨髓、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比如淋巴结,平时过滤淋巴液,运送细菌病毒等废物,它肿起来向你报告敌情时,警觉的人立刻就知道,多半是有病毒细菌搞事情了。

扁桃体和阑尾,但凡有病原体侵犯呼吸道或消化道,它们就会给白细胞通风报信、积极“发炎”。

这种免疫功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固有免疫力,也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种免疫力需要后天经过感染或预防才能获得,叫作获得性免疫力,也叫适应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比较专一,只对付一种“坏蛋”,所以也叫作特异性免疫。比如手足口疫苗接种、感染水痘等。这两种免疫方式相互结合,保护人体。

一、孩子总生病就是免疫力弱?不生病就是免疫力强?

常听家长这样感叹:“我们家孩子就是免疫力差,动不动就生病”。

但事实上,所谓的“总生病”其实不能说是宝宝一定是免疫力弱,只能说是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经验,没见过世面,任何病菌都可能会导致宝宝生病,但是当免疫系统与各种病菌打过“交道”以后,那以后就没那么容易生病了。

判断宝宝免疫力是不是弱,主要不是看生病的频次。就呼吸道感染而言,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年会感冒6-8次。

刚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由于环境变化,照顾方式方法不同于家庭,入学最初3个月左右可能每个月生病1-2次也很常见。

反过来说,宝宝不生病也并不是免疫力强的表现,如果咱们把宝宝保护得太好了,比如几乎不和外界接触,没什么机会和病菌过招,自然是不会生病,但同时他的免疫系统也得不到锻炼。

二、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用下面6个方法,帮助孩子一步一步提高免疫力。

1.让宝宝适当接触微生物,不要太爱干净有些家庭习惯把东西消毒又消毒才放心给孩子用。实际上,家庭清洁用清水擦桌子、拖地,保证正常的卫生就可以了。

频繁消毒会导致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影响宝宝和微生物的接触,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当然也不能过度或主动让孩子接触生病的小朋友,以此去接触致病菌;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生病的时候,对于其他兄弟姐妹,该隔离要隔离,该消毒要消毒哦。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能让孩子适当接触微生物,增加人体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2.按时接种一类、二类疫苗

疫苗具有病原的抗原性,能刺激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又不会导致疾病,是提高宝宝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类和二类疫苗都建议接种,并且要按时接种。

3.避免营养单一

各种免疫器官要成熟,不能没有原料。免疫功能想要好,首先得把免疫系统搭建起来,各种营养物质都要摄入。比如抗体、补体等都是蛋白成分,而组成免疫细胞、组织则需要脂肪等物质。添加辅食后,每日都要让宝宝摄入碳水化合物(米、面等),蛋白质(禽畜肉、水产品、蛋类),维生素(蔬菜、水果)和奶制品,避免摄入的营养成分太单一。

4.保证母乳喂养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均建议:新生儿应该至少保证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之后,可以根据宝宝的需要进行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尽量母乳喂养到1年以后,WHO则推荐母乳喂养到2岁或2岁以上。所以推荐妈妈们如果能坚持,就继续喂。

5.多做户外活动

适当运动能调整孩子身体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设免疫系统。

WHO建议1至5岁的儿童每天应至少花180分钟进行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

6.充足有效的睡眠

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维持免疫健康: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降低患传染病风险、改善生病后的状态;在接种疫苗后保持充足睡眠,还可以加强疫苗反应。

三、总结

孩子经常生病是免疫力低下的一个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免疫系统完全失灵。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以及减少压力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同时,定期接种疫苗也是增强孩子对特定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手段。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有疑虑,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