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血管疾病呢?
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人体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导致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及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引发的一种临床性疾病,其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大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印象大多数是紧急、危险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印象中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比较容易被关注到。根据相关脑血管疾病的病例调查发现,脑血管疾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光亡率以及致残率都非常高,目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常见危险疾病之一,在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头疼、呕吐、愈识模糊、偏瘫以及失语等主要临床症状,但是患者的具体表现还是和脑血管疾病的病变位置、范图和性质相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将脑血管疾病对于人体的损伤降低,需要加强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时发现并监测脑血管疾病的进程。
二、什么是脑血管造影术呢?
脑血管造影是应用含碘的造影剂注入脑部血管,在X光下连续显示脑血管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简称DSA。相较于B超、CTA或MRA检查,脑血管造影术要更加的有效,B超、CTA或MRA检查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术前的筛选辅助工具。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脑血管造影术准确地了解血管病变的教目、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更加准确的了解脑血管的状态,作为初步预测、后续监测脑血管疾病的发
展,及时发现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趋势,尽可能地规迫掉脑血管出血、梗死的风险,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在临床上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脑血管造影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点,价格比较CTA,MRA等其他血管检查方式要高,并且风险也要高。
三、脑血管造影术后续的护理工作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1.保持右下肢的制动:一般情况下,脑血管造影术选择的穿刺部位是患者的右侧腹股沟。脑血管造影术后压迫穿刺点8个小时,若为股动脉穿刺点则需要制动穿刺侧下肢12个小时;制动期间需要观察右下肢的肢端血运情况,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肿胀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脑血管造影术结束之后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傲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工作,例如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等,通过专业的监护仪器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时刻关注,一旦出现异常变化,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一般情况下,在脑血管造影术后24小时,如果患者感觉一切良好,并且生命体征已经平稳(血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等),这样的状况下可以在医生的允许下停止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
3.注意饮水时间:全麻情况下在脑血管造影术结束之后,患者通常4个小时之内尽量避免饮水,以此来防止患者呕吐。但是在4个小时之后可以适当、少量的饮水;局部麻醉的患者返回病房后可正常饮水,在患者没有明显恶心、呕吐、呛咳的状况下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排尿,多喝水可以帮助患者将脑血管造影术使用的造影剂尽快的排出体外。
4.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因为脑血管造影术属于微创手术,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术后身体恢复较为迅速,使用局部麻醉的患者在术后可以正常饮食,但是患者的饮食需要调整好,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为主,禁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5.卧床休息:在脑血管造影术结束之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家属需要在患者卧床休息的期间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翻身,有利于活动局部的肌肉组织,可以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还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因为卧床不动导致腹胀的话,可以为患者的腹部进行热敷,以此来患者腹胀的症状。
6.注意卫生、干燥: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术结束之后需要保证保持身体干燥清洁,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