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作为人体中最为复杂的关节,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膝盖关节受到人体不同运动状态的影响,其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同的,膝关节承受的压力甚至可以达到人体体重的6倍至7倍,而在膝关节长时间的负荷之下,出现膝关节损伤已经成为了目前人们较为常见的膝关节疾病,那么在膝关节损伤之后,如何对其进行护理,也成为了膝关节损伤患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人体各年龄段膝关节状况
人体是持续运转且较为复杂的,各个器官都有其使用寿命。膝关节作为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其寿命大致在70年左右。在15岁以前,人体膝关节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15岁至30岁之间,膝关节正处于完美状态,只要不对膝关节组织造成损害,一般不会存在膝关节不舒服的情况。在30岁至40岁之间,髌骨软骨会出现轻度磨损,会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甚至部分人无法察觉,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在40岁至50岁之间,长时间行走之后膝关节内侧会出现酸痛的情况,用手轻揉之后疼痛情况能够得到缓解,此时也是保养膝关节的关键时期。在50岁之后,膝关节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甚至会出现髌骨关节炎,应当尽可能节约膝关节的使用,可以采用拐杖承担部分身体压力。
二、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1.保证正确的锻炼方法和运动强度。无论是在行走、奔跑、跳跃,还是在蹲起的过程中,都少不了膝关节的作用,而正确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对于膝关节周围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能够减少膝关节不均匀受力的情况,进而降低对膝关节的磨损程度。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来说,过量的运动会导致其损伤加重,所以,在对膝关节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保证其进行适当的运动,还需要对其运动方式以及运动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在不加重膝关节损伤的同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运动组织、心肺功能等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其对于运动量的耐受程度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以及自身的主观感受对运动量进行控制,保证护理的有效性。
2.由于膝关节的位置相对较低,其也是承受体重最多的关节,负重也是膝关节最主要的任务。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当采取减轻患者体重的方式,为患者的膝关节减轻负重,进而使患者在使用膝关节的时候,承担的负重压力减少,也能够尽可能避免
患者膝关节出现再次损伤。而这一护理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体重较大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将患者的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避免患者膝关节承受额外的负荷,能够减缓膝关节的老化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体重正常或是偏轻的人来说,就没有减重的必要,并不是体重越轻越好,如果体重过轻,那么会对膝关节的强度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出现骨质疏松或是软骨提前退化。
3.注意保暖。由于膝关节周围没有肌肉的保护,使得皮肤韧带和关节囊等结构的厚度降低,极易受凉。膝关节在受凉之后,血管会出现收缩的情况,使得膝关节周围的血流量减少,膝关节周围结构供氧不足,在膝关节磨损之后,难以及时地对其进行修复,甚至会出现关节软骨磨损、滑膜水肿发炎等情况,对膝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特别对于膝关节已经出现损伤的患者来说,如果不对其膝关节进行保暖护理,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行走,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所以,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注重膝关节的保暖,尤其是秋冬季节,应当佩戴护膝等装备,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