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斜视”?
斜视就是人们常说的“斜眼”“对眼”“斗鸡眼”等,也就是眼球的位置不正。从医学角度进行描述就是眼睛的视轴产生了偏斜,并不能为双眼融合机能克服。当前常见的斜视有外斜视、内斜视、垂直性斜视等。但是有部分斜视时而能表现出现,时而正位,此类斜视就是间歇性斜视。主要是发生在生病、疲劳、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下。其次,是任何时候都始终存在的斜视就是恒定性斜视,间歇性斜视发展严重将会导致恒定性斜视问题产生。
“斜视”有哪些危害呢?
斜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整个人外部形象,这也是诸多斜视病人积极就医的主要动机。但是斜视的危害远不止于此。诸多儿童年幼发病患者,自身双眼缺乏协调工作的机会,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育,未能产生较好的立体视觉效果,看任何东西将是一个平面,没有深度的距离感。立体视觉是人类较强的高级的视觉功能,是人们参与各类精细化工作的重要条件。不具备立体视觉的人们在学习、就业、工作等方面,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此外,斜视病人长期斜着的那只眼睛会受到大脑抑制。长期通过正位眼看东西,将会影响到斜位眼的有效发育。最终导致视力发育停顿,导致弱视问题,此类问题今后即便戴上合适的眼镜也不能让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目前多数斜视病人同时还患有弱视,麻痹性斜视病人复视之后会选取一定的头位,比如歪头、侧脸等代偿头位来集中消除复视。此类情况在儿童时期发生将会影响到全身骨骼生长发育,有诸多儿童由于自身未能得到针对性治疗还会导致个人脊柱畸形。
“斜视”有哪些表现呢?
有部分孩子喜欢歪着脖子头部偏向一侧倾斜,有的孩子脸部朝着一侧来视物,也有的孩子在阳光环境下会时常眯着一只眼睛。有部分患者双眼视物中,出现复视等症状都是斜视的基本表现。还有较多患有斜视但是没有相对明显症状的人,需要到医院专业检查之后才能发现。
“斜视”的治疗方法
斜视的治疗方法有:戴眼镜、戴眼罩遮盖、眼视轴矫正训练、眼肌手术或上述方法的综合治疗。是保守还是手术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经过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检查确定。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7岁前为最佳。当儿童视觉发育终止(约7岁至10岁)后,手术仅能改善患儿外观,双眼视功能将很难提高。目前斜视手术作为一项眼科常规手术,方法成熟,成功率高,主要是对附着在眼球表面的眼外肌施行手术,不进入眼球内部,一般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年幼患儿接受手术时需全身麻醉,但不会影响其智力和发育。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后眼位的矫正,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后立体视和弱视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治疗。
“斜视”的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斜视手术后护理并不难,需要让孩子多休息,注重闭目养神,术后做术眼包扎,尽量减少眼球转动,以免影响切口愈合。尽可能少吃或不吃任何辛辣食品。术后第二天术眼换药,换药时注意观察切口生长是否良好,有没有渗血及裂开情况。敷料绷带包扎松紧合适,不宜过紧,以免包扎过紧导致眼心反射。出院后注意事项:为避免感染,病人及家属要学会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首先家属或病人在流动水下将双手洗干净,然后病人仰卧或坐位,眼睛向上看,家属或病人左手拇指向下轻拉下睑,右手持眼药瓶,将眼药滴于下穹窿部,轻转眼球后闭目1~2分钟。滴眼药时瓶口距眼睑1~2厘米,勿触及眼周及睫毛,同时滴两种药物以上者每种药需间隔5~10分钟,每次1~2滴,混悬药液如氟美龙用前要摇匀。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揉眼,避免用眼过度,保证充足睡眠。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如有弱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定期复查。综合上述,斜视与弱视之间联系密切,当前斜视患者整体发病为总人口4%,弱视发病率是3%,其中诸多儿童斜视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将会错过最佳治疗阶段。所以当前要明确斜视危害,及时参与治疗。治疗以后需要及时进行护理,以此来保障患者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