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牙期
通常宝宝在出生6个月后,乳牙开始逐渐萌出。很多宝宝在此期间会出现牙龈肿痛、疼痛等不适感。这个时候,宝宝有爱流口水、发烧、哭闹的现象,行为举止明显不像以前活泼,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及时给宝宝更换口水巾。在宝宝萌牙阶段,他的牙床肯定会发痒,宝妈可以给宝宝买咬胶玩具固齿器,宝宝含在嘴巴里,有助于乳牙的生长。这时,家长要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不适。
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与奶粉喂养的婴儿相比,前者更不容易出现蛀牙。不管采取哪种喂养方式,都应该在喂食后和睡前,将宝宝口腔内冲洗清理干净。
奶瓶期和吮指期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为66%。龋齿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是儿童牙病中的一大热门,尤其在换牙前后的儿童口腔中最为常见,更有甚者是刚萌出的乳牙发生龋齿,也被称为“奶瓶龋”。
儿童乳牙龋齿不仅影响到乳牙,还会影响日后恒牙的发育,导致孩子长大后牙列不齐,需要做矫正。
龋齿如不及时干预,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牙齿美观。导致儿童龋齿的首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儿童日常刷牙不到位。
正确的刷牙应该照顾到牙齿内侧、外侧和咬合面这三个面,并且要尽量刷满三分钟,否则食物残渣将很难清除。
宝宝慢慢长出一些牙齿之后,喂养方面,宝妈可以慢慢喂宝宝吃一些辅食了,比如说蔬菜泥、水果泥、软面包、小米粥等等,吃辅食的这个阶段,宝宝的口腔健康就更为重要了,这个时候宝宝还没有达到刷牙的年龄,在进食时,宝宝经常张嘴“啊啊啊”,妈妈就要检查他是不是吃东西塞牙了,宝妈们最好买幼儿专用的指套牙刷,用它蘸点温水给宝宝轻轻擦拭牙齿缝隙。
换牙期
换牙期易面临着两种问题,一种是恒牙长出,但乳牙仍然没有脱落,此时应去医院把乳牙拔掉,帮助恒牙调整位置;另一种是乳牙很早就脱落了,但恒牙仍然没有长出,此阶段应避免长期缺牙而导致牙间隙变小,恒牙错位萌出,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某些情况下还需佩戴间隙保持器。另外,儿童换牙期恒磨牙咬合面窝沟比较多,易残留食物残渣,再加上不经常刷牙和吃高糖分食物,所以易出现龋齿,这种情况下应及早做窝沟封闭,能预防龋齿。
牙齿正畸和智齿
儿童换牙期若总是咬嘴唇、咬舌头或咬铅笔、用嘴巴呼吸等易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儿童12岁后牙齿位置已稳定,若牙齿仍然排列不整齐,还需进一步去口腔正畸科做矫牙治疗。宝妈要给宝宝养成饮食上的好习惯,吃饭后要漱口,刷牙要仔细,每个位置都要刷到。
温馨提示从儿童长出第1颗牙齿开始就要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家长经常用纱布为其清洁口腔,等一岁左右可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晨和睡觉前分别刷一次。不能让儿童含着奶瓶睡觉,因为奶嘴上的糖分可黏在儿童牙齿上,易使得口腔中细菌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诱发龋齿。治疗哮喘药物和抗生素易诱发口腔真菌感染,所以服用药物后应及时漱口。与此同时应注意饮食,远离高糖分食物。
宝爸宝妈不要觉得自家的孩子乳牙不好没什么关系,长新牙就会好了,如果宝宝牙齿根部从小就没有护理好,即使长新牙,牙齿的缝隙还在,况且有的宝宝到了换牙期,乳牙也不会脱落,家长一定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就注意他的口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