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腹痛
2023-09-05 15:21:32
作者:高明
作者单位:献县中医医院

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腹痛的经历。但是,你知道吗?腹痛可能是很多严重疾病的信号,比如阑尾炎、胃溃疡、胆囊炎、肠梗阻等。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腹痛呢?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腹痛类型和应对方法。

中医角度

中医认为,腹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饮食不节:过食或不洁食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气滞血瘀,产生腹痛。

2.情志不畅:情绪波动过大,影响肝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机郁滞,产生腹痛。

3.寒邪侵袭:外感寒邪或服用寒凉食物,导致寒邪内侵,阻碍气血运行,产生腹痛。

4.湿邪困阻:居住环境潮湿或体内湿邪过盛,导致湿邪阻滞中焦,影响脾胃运化水谷,产生腹痛。

5.虚实夹杂:由于体质虚弱或久病不愈,导致正气不足而邪气乘虚而入,形成虚实夹杂的局面,产生腹痛。对于不同类型的腹痛,应该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气滞型腹痛:表现为腹部胀满、隐隐作痛或刺痛、喜按喜温、嗳气、呕吐等。治法为理气止痛。常用药物有柴胡舒肝散、香附理气丸等。

2.血瘀型腹痛:表现为腹部刺痛或绞痛、拒按拒温、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等。治法为活血化瘀止痛。常用药物有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等。

西医角度

西医认为,腹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肠炎、肠梗阻、阑尾炎等,导致胃肠道的黏膜或肌层受到损伤或刺激,产生腹痛。

2.腹膜疾病:如急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等,导致腹膜的充血或渗出,产生腹痛。

3.腹部实质性器官疾病:如肝胆系结石、急性胰腺炎、肾结石等,导致实质性器官的充血或坏死,产生腹痛。

4.妇科和泌尿系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盆腔炎、尿路感染等,导致生殖器官或泌尿器官的发炎或扭转,产生腹痛。

5.神经和血管性原因:如神经性厌食、梅毒性主动脉夹层等,导致神经系统或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产生腹痛。

根据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腹痛,应该采用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1.胃肠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胃镜、结肠镜、钡餐造影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对于阑尾炎和肠梗阻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应该及时送往医院。

2.腹膜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超、CT、MRI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抑制感染和发炎的药物(如青霉素)、利尿和消水肿的药物。

3.腹部实质性器官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超、CT、MRI、血液生化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解痉止痛的药物(如布洛芬)等。对于结石或坏死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应该及时送往医院。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理论和方法,对腹痛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式。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达到提高诊断准确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

对腹痛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辨证为基础,以诊断为依据。中西医结合不仅要根据西医的诊断结果,确定腹痛的部位、性质、原因、程度等,还要根据中医的辨证结果,确定腹痛的证型、机制、预后等。这样可以使诊断更加全面、深入、准确。

2.以治本为目标,以止痛为手段。中西医结合不仅要根据西医的治疗原则,采用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消除腹部器官或组织的异常状态,还要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采用药物或针灸等方法,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这样可以使治疗更加彻底、有效、安全。

3.以个体为中心,以整体为视角。中西医结合不仅要根据西医的个体差异原则,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遗传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要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考虑患者的情志、饮食、环境等因素,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使治疗更加适宜、合理、人性化。

总之,腹痛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如果出现腹痛,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对付腹痛的方式,可以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效果和体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