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2023-09-13 16:06:18
作者:岑芸
作者单位: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卫生院

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都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伙伴。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电子产品的身影。但是长期盯着电子屏幕对眼睛有很大的伤害,会让眼睛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造成眼部病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对眼睛造成哪些伤害?

1、眼部干涩、异物感,干眼症甚至角膜炎:

当我们看到有趣的视频或者打游戏时,会经常兴奋到“目不转睛”甚至忘记眨眼,后面感觉到眼睛干涩不适、发胀,甚至头昏、发胀等,这叫做“视频终端综合征”。正常人的眼睛最前面是角膜,角膜表面还有一层泪膜,是用来杀菌、保护、滋润和营养角膜的,正常人每4-6秒眨眼一次,保证泪膜持续保护眼角膜,当双眼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眨眼和眼睛活动次数减少,如果再加上环境影响,就会导致泪膜不完整不均匀,角膜表面失去滋润和保护,出现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等干眼症症状。再加上平时大多数人饮食、休息不规律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睑板腺开口堵塞、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加重干眼症。干眼症如果不治疗的话,会使眼表持续得不到泪液的滋润、杀菌作用,最终成为干眼病,影响视觉功能,严重者还可发生角膜炎。

2、眼疲劳、近视、老视:

人在看远时,眼睛调节肌完全放松,越看近处,调节肌越紧张。另外,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和视距频繁闪烁变化,眼睛为看清屏幕文字、图形等信息内容,眼睛的调节肌尤其是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久而久之睫状肌就会疲劳或睫状肌痉挛。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讲,若不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演变成近视。对于成年人来讲,虽然视力处于相对稳定期,但是仍然会出现近视或加重近视。对于老年人来讲,眼调节功能下降,本身视近较困难,如不注意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可加重老视。长时间近距离地玩电子产品,就容易会造成近视,可能会造成眼睛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眼睛有异物,看东西比较模糊,又或者是眼睛疼痛等。电子产品对于人体的视力会产生许多的影响,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遭遇蓝光损伤还容易会形成干眼症,导致近视眼,出现眼睛疼痛,看东西模糊等一系列的症状。

3、黄斑病变、青光眼:

黄斑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其中间的中心凹入眼底视网膜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区拥有99%视锥细胞用于感受颜色、分辨事物,且不可再生。LED屏光源中含有大量蓝光,是仅次于紫外线的高能量短波长光源,对眼部组织穿透力强,能够穿透前面的角膜、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而这些短波长光线会对视网膜造成慢性损伤,尤其是黄斑。年轻人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加上身体其他因素影响,如休息不足,可导致黄斑水肿、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而老年人常出现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糖尿病患者加重出血风险。有些人喜欢晚上关了灯之后看手机或者电脑、电视,这种情况更容易导致眼疲劳,甚至诱发青光眼。

二、如何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首先要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手机、平板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就应该停下来,儿童、青少年及60岁以上老人更应该缩短或尽量避免使用。适当进行眼部热敷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适时使用缓解疲劳的滴眼液。闭眼休息并不能有效缓解眼肌疲劳,眺望远处才能让调节肌更加放松。青少年近距离用眼应保持合理坐姿,不良坐姿使用手机、平板不仅可以造成近视,还可以出现散光等问题。当眼睛出现不适时,应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必要时眼科就诊。青少年出现视物不清,应及时验光,确定真性近视应及时佩戴眼镜矫正。部分专业人员需长期面对电脑,可佩戴防蓝光眼镜。老年人可适当补充叶黄素,可减轻或避免过早出现黄斑病变。年轻人应合理安排休息,避免劳累,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夜间使用电子设备应保证周围环境足够的光线,避免过暗。

总结: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大家认识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平时主意保护眼睛,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