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气管插管”这么一个事物,可能很多人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这么一个画面:医院的抢救室里,一个嘴里插着管子的人躺在那里,周遭机器不停的响着警报声,一大群医生护士不停的忙碌着,外面家属在走廊上不停的哭泣着,一会儿,一个医生出来,沉痛的告诉家属“我们已经尽力了”·······这是不是很多人对气管插管的第一影响,同时这个画面也让我们由此推导出来一个结论:气管插管 = 没救了。那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N0,NO,NO。
在医疗领域,气管插管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措施,最为老百姓所熟悉的应该就是麻醉手术插管了,这里的插管其实就是指气管插管。怎样,听到这里似乎气管插管也没那么恐怖了吧!另外,气管插管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角色,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气管插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气管插管是一种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有效及可靠的方法,当然,在操作前,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镇静镇痛。这一技术能为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畅通、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气管插管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人工气道,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确保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在急救情况下,如患者因疾病或事故导致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气管插管能迅速建立呼吸通道,借助机械通气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那么气管插管是怎样实施的呢?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气管插管方法: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使用最多的是经口气管插管。施术者用喉镜挑开患者的口腔,再把气管导管经口腔、会厌、声门,送入气管中,最后予以固定。
哪些情况下需要气管插管呢?最常见的就是全麻手术患者,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完成,需要气管插管。另外就是各种呼吸困难,如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等,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如遭遇严重车祸、心脏病发作等,由于其病情紧急且严重,往往也需要及时行气管插管以保障患者的呼吸。另外,存在咳嗽反射弱、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不够、胃内容物反流及消化道大出血随时可能误吸者也需要气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然而,气管插管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一些相对禁忌证,如颈椎骨折、咽喉部严重水肿等,行气管插管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伤情。此外,一些疾病如呼吸道肿瘤、呼吸道异物等也可能增加插管的难度和风险。
总的来说,气管插管是一种在关键时刻能挽救患者生命的医疗措施。了解气管插管的目的、方法和适应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救护措施。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气管插管并非万能,对于不同的病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救护措施。在病情稳定以后,达到拔除气管插管的各项指针以后,可以顺利取出导管恢复自主呼吸。
那么您现在还对气管插管感到恐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