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夜晚常常精彩纷呈,有一天,一名女性与男友吵架后,越想越气,竟然被气到“中毒”,出现胸闷难受、气息急促,而且肌肉僵硬,特别是手部还呈“爪子”状无法伸展,把旁人吓得不轻。来到医院以后,急救人员立即给予面罩固定,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患者再次激动。家属表示疑问:为啥患者都呼吸不上来了,不给吸氧,反而用面罩?这样患者不是更加缺氧了吗?但是经过医务人员的处理,数分钟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观察1小时后,患者症状消失并离开医院。
其实这叫“过度通气综合征”,也称为过度通气,是一种由于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引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过度通气,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一系列症状。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以没有心肺的原发病变,而呼吸通气却超过了正常生理代谢的需求,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出现了调节异常。其他原因包括呼吸机使用不当、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情感因素如焦虑障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应激反应和恐惧胆怯等也是常见诱因,20-40岁为高发的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短气,憋气,憋闷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同时伴有结率不均匀,或者叹息。同时也会影响到心血管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率增快,患者可能会感觉心悸心慌,同时因为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手脚冰凉的症状,在特定或应激的情况下,症状可能会加重。
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目标是消除诱因、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遇到过度通气综合征该怎么处理呢?
1.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2. 呼吸调整: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调整,如腹式呼吸、缓慢深呼吸等,以减缓呼吸频率,降低过度通气的程度。
3.采用面罩限制通气,重复吸入面罩内二氧化碳,纠正低碳酸血症;
4.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以缓解症状。
5.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则需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
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
1. 管理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
2. 改善呼吸习惯: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避免过度换气。
3. 控制呼吸频率: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注意控制呼吸频率,避免过度通气。
4. 定期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受性,有助于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减少烟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生。
总结: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问题,主要由于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引起。了解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症状、原因、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注自己的呼吸习惯,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生。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