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肠道造口患者规范化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3-10-16 18:24:29
作者:宋尧
作者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医学上造口是一种天然形成或通过外科手术在人体腹壁形成的开口,用于排便或排尿。常见的造口类型有肠道造口、回肠造口和尿路造口。造口术后,患者由于括约肌控制功能丧失,无法控制粪便或尿液的排泄,故需使用造口用品协助收集排泄物。造口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并影响其生活质量。

不同类型造口手术患者及其家人会有一些特定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往往是超出常规护理范围的。专业的造口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造口术后的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肠道造口护理为例为大家科普一下:

造口术前定位

宜在术前1天进行造口定位,无论是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都应重视术前造口定位,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定位时需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局部皮肤情况、体质指数、拟行造口数、体位等。此外,造口位置的选择应尽可能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坐轮椅的患者尤其需要考虑其坐位时腹壁的情况,有宗教信仰者需考虑相关文化背景等。

合理选择造口护理用品

肠造口用品主要包括一件式造口袋、二件式造口袋和造口附件。不同的造口袋及附件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选择造口护理用品可以更好地保护造口及周围皮肤,降低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帮助患者找到适合其造口、皮肤、体型的造口袋可以有效保护造口及局部皮肤,使造口袋达到预期使用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应根据术后不同时期、排泄物情况,以及患者的视力、手部灵活性及腹部形态等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

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管理

有研究显示文献报道,肠造口术后1年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1%~70%,包括造口出血、造口水肿、造口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脱垂、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造口周围肉芽肿及造口周围毛囊炎。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造口用品、附件、功能性敷料及局部用药的调整,必要时门诊及时就诊或行手术治疗。

患者心理及社会支持

对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排泄方式永久改变所产生的巨大身心压力,往往会使其社会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活动的回归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容易因担心造口袋渗漏、异味等情况而产生自卑、抑郁甚至病耻感,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甚至出现社交障碍。家属及医护人员在关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也需关注其心理状态,早日回归社会。

延续性造口护理

近年来,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在国内的推广,肠造口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逐步缩短,临床护理人员也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随访管理,包括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同伴支持教育,同时借助信息化、智慧化等方式开展随访,积极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目前,肠癌造口患者的管理已纳入慢性疾病管理,得到更多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患者在术后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出现疑问时应及时到医院造口护理门诊就诊。

总之,开展标准化、同质化的肠造口护理措施及科普知识讲座,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不良临床事件、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恢复情况、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