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你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吗
2023-09-01 19:29:41
作者:罗小莲
作者单位:钦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与执行,高龄孕产妇比例随 之升高,高危妊娠人群也在增多,妊娠合并糖尿病就是其中 之一。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指妊娠 后母体的糖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该病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 状,仅在血糖监测时才会发现血糖出现异常升高。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类型

1.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也称为孕 前糖尿病

2.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占糖尿病孕妇中90% 以上,多数人于产后恢复正常,但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加。

妊娠糖尿病对孕期、分娩、胎儿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 感染、羊水过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巨大胎儿、流产和早 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新生儿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综 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等。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孕前糖尿病符合:怀孕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妇女或 者怀孕前未检查过血糖首次产检时明确存在糖尿病者。

2.妊娠糖尿病符合:除了孕前糖尿病,其余所有孕妇在怀 孕 24~28 周 以 及 28 周 后 行 口 服 75g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OGTT),空腹和服糖后 1、2 小时血糖界值分别为 5.1、10.0 和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达到以上任何一项的界值即可诊断。

75gOGTT方法

禁食至少8小时,试验前连续3日正常饮食,检查期间禁 止剧烈运动、禁烟。75g葡萄糖液按1:1配成300毫升液体,5 分钟内服完,从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检验期间不进食任何 食物,分别抽取服糖前及服糖后1、2小时的静脉血。

血糖是越低越好吗?什么数值才安全?

类型不同标准不同:

1. 孕前糖尿病:空腹≤5.3mmol/L, 餐后 2 小时≤6.7mmol/L,睡前不 低于3.3mmol/L,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5.5%,必要时可测餐后1小时≤7.8mmol/L。

2.妊娠糖尿病:餐前、夜间血糖及空腹血糖宜控制在3.3~ 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5.6~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 6.0%。妊娠早期血糖控制请勿过于严格,以防低血糖发生。

如何保证营养又能控制血糖?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宗旨是“管住嘴,迈开腿”。85%的妊 娠合并糖尿病者只用饮食疗法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辅以运 动干预一般可控制到理想血糖。

1“. 管住嘴”

专家建议,中国人身体质量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 20~ 22,BMI大于23.9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根据孕前身 体质量指数(BMI)控制热量、管理体重:(1)孕前超重者:妊 娠 期 每 日 应 摄 入 能 量 25~30kcal/kg;体 重 应 增 加 7.0~ 11.5kg;(2)孕 前 肥 胖 者 :每 日 摄 入 热 量 不 低 于 1600~ 1800kcal/d;孕期体重应增加5~9kg。

饮食疗法的原则是少量多餐,富有纤维素,丰富维生素, 适宜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比例。蛋白质 15~20%,脂肪20%左右,碳水化物50~60%。蛋白质数量 要保证每公斤体重1.5g,脂肪按每公斤体重1g,怀孕后3个月 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介于 300~375g (相当粮食 400~ 500g)为宜。理想食物有:荞麦面、燕麦面、鱼、牡蛎、牛奶、豆 类、蛋白、香菇、芹菜、苦瓜、南瓜、猕猴桃、柚子等。不宜进 食:糖制糕点、蜜饯、果汁、黄油、肝脏、牛油等。严格限制含 淀粉多的食品,如粉条、粉丝、土豆、红薯、芋头、藕、荸荠、菱 角、栗米、淀粉、藕粉等禁烟酒。

2“. 迈开腿”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结合自身身体条件,科学把握运动的 时间和强度,避免在空腹或胰岛素剂量过大的情况下运动, 避免做剧烈运动如球类等,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瑜 伽、散步、上臂运动、太极拳、孕妇操。游泳等方式,强度以自 己能够耐受为原则。不宜下床活动的孕妇,可选择在床上活 动,如做上肢运动。

其它干预方法

利用孕妇学校、医学专业公众号、专业科普平台学习妊 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监护方法。孕前咨询,加强孕 前保健服务,积极引导备孕女性将孕前 BMI 控制在 18.5~ 23.9kg/m2 的合理范围内。因妊娠其糖尿病带来的焦虑、恐惧 等不良情绪,影响到生活及工作时,需要寻求家庭等社会支 持和医护人员专业的心理疏导。通过多途径干预血糖控制 不理想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一步采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 等药物治疗,做好用药指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