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奇痒无比,竟是汗疱疹在作祟!
2023-09-13 23:02:40
作者:谭元清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每当春夏、夏秋交替之际,天气闷热,有些人手足掌开始出现密密麻麻小水疱,伴奇痒,多汗或接触洗涤剂后尤为明显,把水疱挤破后还会伴随烧灼感,待天气转凉,水疱结痂脱落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了。但第二年,这种恼人的情况会再次出现,往往会持续数年,这究竟是什么皮肤病呢?这种痒起来坐立难安、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皮肤病,叫汗疱疹。什么是汗疱疹汗疱疹好发于手掌部和指(趾)侧缘,皮疹为深在性的针尖至米粒大小水疱,稍高于皮肤,内含清澈或浑浊浆液,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搔抓后出现局部糜烂、肿胀、疼痛。也有些部位的汗疱疹,早期的水疱不容易看得出来,比如手掌足底角质层较厚,只有触摸时才可以感觉到轻微隆起。一般水疱可自然吸收,吸收后会出现脱屑、红斑、干燥、皲裂。汗疱疹的病因以及诊断汗疱疹是属于湿疹的一种类型,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性皮肤疾病,内部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等。外部因素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潮湿)、动物皮毛所诱发或加重。而汗疱疹属于湿疹的特殊类型,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在过去的观点认为,汗疱疹患者是和手足多汗、汗液潴留而引起,且控制出汗过度可以改善症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汗管堵塞与本病无关。汗疱疹的发生,与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作用有关,临床上大部分汗疱疹常见于环境因素(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季节交替、天气闷热、潮湿)、化学物质刺激(肥皂、洗衣液、洗洁精等)、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等),另外,少部分汗疱疹与真菌感染有关,特别是足部的汗疱疹,多是由于足癣的存在而致病。汗疱疹的诊断不需要依靠过多的实验室辅助检查,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与临床表现,皮肤科医师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并根据患者皮疹特点,通常可做出诊断。汗疱疹如何治疗1.积极查找致病因素并避免之,如使用洗涤剂等诱发加重,应避免此类由接触刺激导致的因素,并加强皮肤保湿,如患者近期精神焦虑、失眠,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搔抓,过度的搔抓,通常是皮损加重、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2.早期水疱期,以干燥、止痒为主,局部可予炉甘石洗剂,摇匀后外涂患处;如水疱脱皮,可以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如霜剂、软膏),药物涂抹患处后局部封包0.5-1小时,视个人病情调整时间,此方法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但使用疗程需遵医嘱,因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会导致以下副作用:如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3.如果皮损部位已经出现渗液,应至正规医院皮肤科,予清洗、消毒、湿敷等对症处理,如果糜烂面积大,表面可见黄痂,伴有局部肿胀、疼痛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外用或口服抗生素。4.皮损面积大、症状严重或暴发的汗疱疹患者,可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全身系统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片,短期口服,效果较好。情绪紧张者,需对其进行疾病健康宣教,嘱其放松心情,避免焦虑,精神因素对汗疱疹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心理疏导效果不明显,可酌情使用镇静剂。另外,抗组胺药的应用,建议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其他治疗方法:亦可使用物理疗法,如局部紫外线光疗法,促进皮损愈合。汗疱疹日常生活如何防范1.避免情绪激动,避免熬夜,生活作息规律,自我调节;2.尽量避免接触洗涤剂,如洗手液、洗衣液、肥皂等,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接触,建议戴手套;并注意保持手部滋润,接触水或洗涤剂后使用护手霜,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3.如经治疗好转不明显,需积极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皮肤病,可至医院行真菌涂片或培养检测,必要时行病理检查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