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训练
(1)体位采取。尽早调整患者姿势,保证半卧位采取, 盆腔、腹膜的毒素吸收能力较弱,在重力作用下,腹腔内炎 性渗液渗入腹腔,半卧位采取减短毒素吸入血液内的速 度,减少肠间脓肿现象的发生。
(2)床上活动。术后早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鼓励患 者在床上尽早活动双下肢。可进行踝泵运动练习,促进下 肢血液循环,消退下肢肿胀、避免下肢血栓,预防肌肉萎缩、踝关节僵硬。踝泵运动训练内容:①踝关节屈伸运动: 患者平卧位或坐卧位采取,放松腿部肌肉,伸展双下肢,缓 慢内勾脚尖至最大幅度,保持动作5~10秒;绷直脚尖下压 至最大幅度,保持动作5~10秒;10分/次,5~8组/天。②踝 关节环转运动:患者平卧位或坐卧位采取,放松腿部肌肉, 伸展双下肢,脚趾以踝关节为中心轴做360度旋转环绕运 动,动作幅度保持最大限度;10分/次,5~8组/天。
(3)床下活动。疾病恢复情况允许,患者应在家属陪 同下尽早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加快胃肠功能 恢复,减轻腹胀,促进肠胃蠕动,避免肠粘连而出现肠梗阻 的现象。
(4)翻身拍背。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定时为患者翻身 拍背,帮助排痰。早期可通过吹气球锻炼行肺功能,避免 引发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皮肤压疮,患者能够自主下床活 动时,加强肺功能,尽早适度锻炼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2.注意事项
(1)基础护理。术后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睡眠,避免剧 烈运动,以防伤口裂开。同时,术后创口保持清洁干燥,定 期换药,避免细菌感染。密切关注患者生命指征和发热、 腹痛加重、呕吐、大量出血等现象的发生,及时干预,避免 不良反应发生。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剂量。
(2)引流管和尿管护理。密切观测术后患者色引流管 液体颜色、浑浊度、引流量,腹腔创面完全愈合后才可拔出 引流管一,避免腹腔内炎性渗液无法彻底引流,再次发生 瘘。极重症患者,记录尿量。保证各导管通畅,加强导管 固定,避免管道脱落。
(3)饮食限制。患者术后早期禁食,避免食物刺激,影 响愈合;禁食期过,可缓慢少量食用流质食物,逐渐恢复至 半流质食物、软食、普食。饮食清淡,少食多餐,低盐低脂, 忌食生冷、辛辣、油炸、偏硬、浓茶、烟酒和易胀气的食物, 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比例,保证患者营养均衡 和排便通畅。
(4)适度运动。长久卧床,肌肉轻度萎缩,踝关节环转 运动的动作幅度较大,出现明显痛感时可只做踝关节屈伸 运动,症状减轻后在进行环转运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踝 关节联系注意力量的循序渐进,适度增加训练强度,不可 求快,适得其反。
(5)定时复查。术后康复出院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复 查,定期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现象, 便于医生调整用药,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