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理解痤疮:原因、症状和最新治疗策略
2023-10-18 11:11:00
作者:李婷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光滑的皮肤,但现实中,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或正在与痤疮——通常被称为“青春痘”——作斗争。这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皮肤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影响到自信心、心理健康,甚至社交生活。尽管痤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关于其成因、如何治疗以及如何预防的知识很多人仍然不够清晰。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痤疮的指南,探讨其原因、症状,以及当前最新的治疗策略。

1.痤疮的发生原因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的一个常见病症,但其成因却并非单一。以下是造成痤疮的主要因素:1、激素波动。对大多数人来说,痤疮的首次出现常常与青春期相伴随。这是因为在青春期,体内的荷尔蒙(特别是雄激素)水平上升,导致皮脂腺活跃并产生更多的皮脂。皮脂过多会导致毛囊阻塞,从而诱发痤疮。此外,女性在月经、怀孕或因为某些荷尔蒙疗法而导致的激素波动也可能导致痤疮的出现或加重;2、过多的皮脂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当皮脂腺产生过多的皮脂,并且与脱落的上皮细胞混合,这可能会导致毛囊的阻塞。被阻塞的毛囊是痤疮形成的理想环境;3、细菌。毛囊一旦被阻塞,细菌就开始在其中繁殖。特别是一种叫做丙酸杆菌的细菌,它可以引起红肿和疼痛,导致炎症和脓疱的形成;4、遗传因素。如果你的双亲在青春期或成年时都曾受到痤疮的困扰,那么你更有可能受到痤疮的影响。

2.痤疮的疾病症状

痤疮的临床表现可以根据其严重性和类型而异。以下是痤疮的常见症状及其描述:1.闭合性粉刺(白头)。这些是小的、封闭的皮肤突起,其表面为白色或皮肤色,由于毛囊内的油脂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导致的阻塞而形成;2.开放性粉刺(黑头)。与闭合性粉刺相似,但其表面为暗色。这种颜色并不是由于污垢,而是因为油脂在接触到空气后发生氧化而变暗;3.小红疹。这些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小丘疹,常常伴有轻度的疼痛或刺痛感;4.脓疱。这些小突起的表面下有白色的脓液。它们是由于皮肤下的细菌引起的炎症和感染而形成的;5.结节。这些是皮肤下较大、坚硬的病变,由于深层的炎症和感染而形成;6.囊肿。这些是大、充满脓液的疼痛性病变,可以导致皮肤留下深层的疤痕。它们由深层的感染造成,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治疗;7.疼痛与瘙痒。受影响区域可能会有疼痛或瘙痒的感觉,尤其是在出现脓疱、结节或囊肿的地方。

3.痤疮的治疗策略

3.1适用的外用药物

外用治疗是痤疮初步治疗的常见选择。这些药物作用于减少皮脂的产生、加速脱落的上皮细胞的剥落或抑制细菌。例如,含有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壬二酸、抗生素等成分的凝胶或乳液在痤疮治疗中已经证明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治疗可能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且可能伴有皮肤干燥、刺激等副作用。

3.2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中度到重度痤疮,可能需要口服药物,特别是当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抗生素如四环素或大环内酯类可以帮助减少皮肤上的细菌并减轻红肿。对于严重的囊性痤疮,口服异维A酸(如Acutane)可能是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可能带有严重的副作用。此外,针对女性的荷尔蒙疗法,如避孕药,也可以被用作痤疮的治疗方法。

3.3 物理治疗及医学美容手段

某些临床治疗,如光动力、红蓝光、强脉冲光、激光治疗、微针和化学去角质,已经在痤疮治疗中得到了应用。例如,蓝光和红光疗法可以帮助杀死引发痤疮的细菌。激光疗法有助于减少皮脂腺的大小和活跃性。这些治疗可能需要多次操作,且最好在皮肤科医生或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4.总结

痤疮虽然称为“青春痘”,但是却属于许多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从遗传、激素波动到生活习惯,都可能是诱因。痤疮的症状不仅仅限于皮肤的外观,它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现在拥有多种有效的治疗策略,从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到先进的医学美容手段,都为痤疮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日常也应该限制高糖、高油、奶制品的摄入,注意防晒,科学护肤,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持续的治疗是关键。综上,对于痤疮的理解和关注,不仅仅是为了皮肤的健康,更是为了身心的整体幸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