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过静脉或其他途径进入体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达到镇痛、镇静、意识消失以及遗忘得麻醉作用。全身麻醉分为诱导、维持与复苏。
麻醉诱导是指麻醉医生通过静脉注射、吸入麻醉药物等方式,让病人逐渐昏昏入睡,痛觉、感觉消失得麻醉阶段,以方便气管插管等麻醉技术顺利进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身体所受到得不良反应,以免影响手术结果。要求麻醉诱导平稳,病人舒适,无血压、脉搏得强烈波动及病人躁动。
麻醉维持是指在手术进行得过程中,持续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维持病人得麻醉状态,无痛状态和肌松状态,使手术能够顺利完成,避免术中知晓。要求麻醉维持平稳,得以维持病人得器官功能正常,应激反应得到抑制,水、电解质及酸碱保持平衡,血液丢失得到及时补充。
麻醉复苏是指手术结束后全身麻醉药物完全停用以后到患者完全清醒得过程。麻醉复苏要注意维持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注意观察病人得生命体征,防止呕吐误吸引起窒息。严格掌握拔管时机,确保苏醒期得安全。
全身麻醉适合全身所有部位的手术。
二、半身麻醉
老百姓所说的”半身麻醉”是指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是指在脊柱不同间隙注射局部麻醉药物,阻滞脊神经根对疼痛和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导,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外联合麻醉,骶管阻滞。
椎管内麻醉优点:患者术中意识清醒,对身体重要器官的影响较小,比全身麻醉的费用低。缺点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阻滞不全,即麻醉效果欠佳;术中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可能出现麻醉后并发症:如头痛、尿潴留,穿刺点痛等等。
这中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腹部或下半身的手术,比如剖宫产,下肢手术等等。但对于儿童或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严重贫血、凝血功能异常、循环不稳定。穿刺部位感染、脊柱外伤及严重腰背部疾病患者则不能采用这种麻醉方式。
三、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通过在手术区域注射局部麻醉剂,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如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 神经阻滞是较普遍采用的麻醉方法之一,适用于手术部位被某一或某些神经干以及神经丛支配的手术。现阶段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效果得到保证,避免多次穿刺及穿刺针对神经的损伤。外周神经阻滞只适合四肢手术。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 ,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的方法。适合局限的浅表手术。
四、麻醉的选择谁说的算
在临床工作中的麻醉选择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病人心肺功能非常差,就有可能不适合全身麻醉;或一个胆子特别小、不能配合的人,尽管是小手术也要全麻;或两种麻醉皆可选择又不影响手术的情况,患者也有一定选择权;还有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等等。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麻醉方式是应该由麻醉医生说了算,因为麻醉医生会是最了解病人身体情况,也非常清楚手术计划、也会考虑患者的诉求、了解外科医生的水平及清楚自己的麻醉技术水平,因此最终麻醉方式是由麻醉医生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