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贫血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2023-09-20 16:13:34
作者:阳文凤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最近在网上流行一个词:梦中情孙。说的是老一辈家长梦想中的孙子,圆圆的脸蛋、肉肉的胳膊、圆滚滚的肚子,白白胖胖的就是像年画中的娃娃。一些婴儿因为营养吸收充分,因此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体重蹭蹭往上长的势头,“大胖小子”早已是屡见不鲜。一些家长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长得太胖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考虑到喂养饮食结构单一、经常性的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糖类摄入过多等情况,以及运动量过少等因素,不排除一些“梦中情孙”是儿童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症状所谓的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据调查,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已高达10%以上。从病因上分析,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在于能量摄入过多,这是主要原因。儿童过多摄入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加上含糖饮料、零食摄入过多等因素,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使得脂肪贮存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是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而运动量过少、以及遗传因素等,也是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从症状上分析,肥胖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男童发病多于女童。肥胖儿童食欲旺盛,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肥胖小儿性发育常较早,因此最终身高常低于正常小儿。临床表现上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因体重过重,走路时双下肢负荷过重可致膝外翻和扁平足。一些肥胖婴儿可能由于体重过重,因此在站立和学步阶段的表现要晚于正常婴儿。严重肥胖者因皮下脂肪过多,使胸腹、臀部及大腿皮肤出现皮纹,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因此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这被称为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肥胖小儿由于身高、体重方面与正常小儿差异,由于怕讥笑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长此以往,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对成长也极为不利。这不得不引起家长的注意。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

两项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效果不很肯定,而通过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严重,不宜用于小儿。1.饮食疗法:推荐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谱。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热能低,应鼓励小儿多吃体积大而热能低的蔬菜类食物,其纤维还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可选择食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肌肉发育。肥胖小儿由于运动笨拙和易累等因素而不愿锻炼,父母可鼓励和选择其喜欢和有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跳绳、散步、做操、打乒乓球等,通过带领和引导让其每天坚持运动至少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尤其是督促小儿饭后不要立刻坐下,提倡饭后进行适当运动放松,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感到疲惫,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表示运动过度。此时要调整运动节奏和运动形式,不宜过度坚持。对于儿童单纯性肥胖,一般不主张用药,苯丙胺类和马吲哚类食欲抑制剂以及甲状腺素等增加消耗类药物对儿童应慎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儿童肥胖的预防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家庭层面,要固定家庭吃饭地点和时间,要注重早餐的营养摄入,吃饭时不看电视和手机,要使用小盘子盛菜,避免不必要的甜食和油炸类食物,要督促儿童多运动,限制其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在学校层面,禁止向学生售卖不健康的食品,对学生进行适宜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教育,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制订体育教育的最低标准,如每一周2-3次、每次30-45分钟的有氧操和有强度的运动。在政府层面,要通过财政补贴和激励措施,严禁针对学龄前期儿童的快餐食品广告,鼓励企业生产针对儿童的健康食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