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当前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良好效果。可以代替肾脏将身体中的代谢废物清除,进而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等不良症状。注意对透析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仔细观察,看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患者在长期血液透析后,体内营养会大量流失,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所以也要做好相应的护理,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
监测体重和血压
血液透析期间也要控制体重,不能增长超过5%。测量体重时要选取空腹和排空大小便的状态,定期测量和记录。每天测量4次以上血压,分别是早、中、晚、睡前。需要用药的患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想法服药,而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示。如果有不正常的情况,及时询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体重增长过快。例如,散步、打太极等,以保持身体状态良好。
合理安排饮食
血液透析患者的身体素质通常比较弱,器官功能也不完善。所以,需要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保证营养充足。例如,对蛋白质每日要摄入1.1~1.2g/kg,以优质蛋白质为主,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以多吃瘦肉、鱼肉等补充。注意对水分和盐分的控制,保持身体中的水平衡。如果饮水量太高,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尽量保持无尿或少尿,更为有利。食盐的摄入需要严格控制,以免摄入食盐过多导致饮水量增加,而引起不良症状。
保护好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可以说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果出现异常,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和安全。内瘘侧肢体要做好保暖,不要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穿着衣服袖子不要过紧。每天自行检查内瘘情况,将手清洗干净后触摸内瘘,如果有震颤说明通畅,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如果发现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应采用冰袋冷敷或按压止血。平时注意保证皮肤干净清洁。内瘘侧的手臂可以适当活动,促进内瘘形成,例如,可使用握力球。
注意保护患侧肢体
患侧肢体一定不要受到压迫,也不能提拿重物,持物的重量不要超过4千克。测量血压及采血等操作都不要在患侧肢体进行,否则可引起血液循环阻碍,甚至引起栓塞的情况。在完成透析之后,保证伤口位置干燥,避免发生皮肤破损或感染。可以正确使用止血贴,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观察和预防内外出血
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会使用抗凝药物辅助,而在透析完成后,体内仍有药物成分残留。因此需要注意保护皮肤,不要发生撞伤或破损,以免引起皮肤出血。注意观察症状,如果伤口出现持续出血,或是有头晕、大便带血、尿血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服用的药物需要遵医嘱进行,不能自行更改药量和时间。
积极预防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比较容易发生感染的并发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所以,要注意积极预防各种感染症状。例如,随时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度,严格保证无菌操作,不使用血管透析通路静脉输液,从而有效预防血管通路感染。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透析前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使身体免疫力提升,避免透析前处于贫血状态。保证身体营养均衡,促进体质改善,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口服营养液。有专用的透析蛋白粉和膳食纤维搭配,有利于促进矿物质、维生素的吸收,能够提高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发生感染。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血源性传播的疾病,也要积极预防,例如,艾滋病、丙肝、乙肝等,需要在血液透析前做好筛查,从而避免血液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