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医院的检测资源配置逐渐引起医生、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医生可切合患者实际疾病、个人需求,将检测仪器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患者检测,尽量减少医疗资源挤兑程度。实际临床工作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为临床上公认的检测精准性优良的影像学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肝胆、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是医生确定病灶位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诊断疾病类型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场景值得相关医学从业者的研究。
经济角度 CT检测多使用CT扫描仪,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后,主要对患者患处以CT扫描的形式,发射电离辐射,利用辐射具有的穿透性,将电离穿透的组织、器官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显示在屏幕上,供医生参考诊断,此方式检测费用根据患者实际检测部位收取,费用区间为200~600元。
MRI作为先进的影像学检测技术,需要使用磁场,且为高度均匀、高度稳定的强磁场,这对于检测仪器技术要求更高,引进仪器价格较高,核磁共振扫描设备每套价值区间在400万~1000万,加之为维护仪器的精密度,需要定期检查修理,所以MRI检测费用高于CT检测,每次MRI检测价格区间为600元以上。
可见,MRI检测费用显著高于CT检测,各科室医生应结合患者经济情况与疾病类型,为患者推荐检查方式。
检测时长 因患者疾病类型存在差异,所以检查时长各异,但CT检测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通常在2~3分钟,而MRI检测时长通常为20~40分钟,部分特殊检查如颅脑检查,甚至需要检查1个小时以上,因此,MRI检测时长明显长于CT检测,医生应根据患者是否为急性疾病,是否需要抢救等因素,为患者选择MRI检测或CT检测,MRI检测不适用于急诊未脱离危险的患者。
佩戴金属装饰 人体内水的比重约占总体重的70%,水中含有大量氢原子,MRI是对氢原子核在磁场中产生的信号,经过计算机重建处理成像,需要注意的是MRI检测过程中高度均匀磁场的维护至关重要,所以患者若有内置心脏起搏器、金属假牙、义眼等无法取下的金属或电子制品,则不允许使用MRI检测,此时医生可推荐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检测。
含有气体的组织 另外,MRI检测对于人体软组织的诊断效率较高,但对人体内含有气体的组织无法清晰反映,主要包括双肺部,所以,肺部相关检测主要通过CT检测或者辅助CT检测完成诊断。
安全性 CT检测与MRI检测的原理存在本质差异,前者需要向患者被扫描的部位发射大量X线,利用射线的穿透效果,显示患者扫描部位皮下实际病情,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次辐射量不会超过15mSv,但老年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症需要长期辐射,辐射量在体内累积,会对患者正常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安全性较低;后者不依靠电离辐射主要利用磁性原子核自旋形成电流环路,产生磁场,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各年龄段尤其是成长期儿童、身体机能严重衰退的老人。
综上所述,医生应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经济水平,给出合理的影像学检测建议,对于经济条件差、病情发展急,检测部位在肺部,体内有无法取下的金属或电子制品的患者,首选CT检测,对于软组织检测以及对检测安全性有要求的患者首选MRI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