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全身麻醉:主要指输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丧失后再进行气管插管。具体方法包括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目前全麻在临床应用广泛,多数手术均可以采用这一麻醉方法,对患者循环、呼吸控制相对理想。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大型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主要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等方法。神经阻滞麻醉又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等方法。局麻在临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适用于浅表手术,效果确切,对患者的整体影响较小。
椎管内麻醉:也被称作半身麻醉,具体方法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麻醉,多用于下肢或者下腹部手术。其中硬膜外麻醉主要指对神经根区域进行麻醉,蛛网膜下隙麻醉主要指对脊髓的下半区域进行麻醉,通常情况下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需要联合使用。
每当提到麻醉,很多人认为手术麻醉就是打一针,然后睡一觉。其实麻醉的方法较多。麻醉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病情及手术方式进行评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关于手术麻醉的认识误区
手术麻醉对智力的影响:很多患者为手术麻醉对人的智力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针对这一问题其实无需过于担忧,目前使用的各类麻醉药物在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前均接受了严格的临床试验,只要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要求,才能得到推广应用。目前麻醉药物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说明其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减少和抑制疼痛的效果确切。在药物反应方面,麻醉药物在完成手术后短时间内便可排出体外,具有可逆性消失的特点,并不会对智力产生影响。有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不久的时间段内存在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等情况,具体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不深,难以同时完成几件事等,患者多认为是手术麻醉导致。其实并非如此,神经心理学诸多实验和研究证明,这类症状主要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及身体虚弱患者。主要因素包括术前脑功能受损、手术创伤以及术中麻醉管理等,属于一种应激性反应。
麻醉会形成依赖:很多患者担心经过一次手术麻醉后,后期会对麻醉药物产生依赖,这也是常见的认识误区。麻醉药物经由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输入,或者肌肉注射至患者体内,麻醉医生能够结合手术进程、患者实际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调整,严格控制麻醉深度,术后体内的药物会随着人体的代谢排出,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更不会形成任何依赖。
全麻还是半麻好:手术类型分大小,麻醉并不分大小。关于麻醉方法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言,主要受手术方法、患者病情、患者体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