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检验科的规则,你了解吗
2023-02-24 10:31:18
作者:张淑英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对人们的血液以及体液进行检验能够辅助疾病的判断。检验人员每天要接触许多不同的血液、体液等,暴露于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所以检验科的工作应根据相关规则进行。

检验科的风险

检验科的综合性较强,在检验的管理中也往往存在着这些风险的暴露:第一,对于检验过程的规定以及制度,检验人员的遵守观念不高,无法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对标本进行管控。第二,根据调查显示,多数检验人员对于自我防护的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即当自身受到伤害时,不清楚紧急处理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由此出现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情况。第三,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的标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如果患者的标本不进行正确的处理,则将会污染环境,进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概率。第四,需要检验的患者,部分患有传染性疾病,比如HBV、HIV等。所以,在对此类患者的标本进行检验时,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加大。基于以上几点,对于检验科的工作应加强管理,严格遵守规定。

检验科的规则

第一,顺序规则。对于检验科室中的物品摆放,比如移液器可按照量程的大小等进行摆放。对物品进行有规律地摆放可有效减少出错的概率,提升检验的准确性以及效率。第二,对应规则。在检验样本较多的情况下,在加样的过程中需保持加样与吸头的顺序以及位置一致,由此可避免操作过程中遗忘。第三,自我负责原则。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实验室里还有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同的检验,则应各自保管好各自的物品,避免出现失误而使得所有人的检验失败。第四,疑神疑鬼规则。当检验工作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往往会出现特殊的感觉,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检验失败进行预测。遇到此种情况,应果断进行重新检验、再次检测,由此可及时纠正错误,得到准确的数据与结果。第五,断舍离原则。在实验室中会有部分已经过期的试剂或者是标签信息不明确的溶液,需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清理。第六,自身保护原则。在检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项风险事件。检验人员在长时间接触消毒液之后,其呼吸道或者皮肤将会出现损害。如果工作人员出现此种情况,即受到化学污染,应首先对污染部位进行清洗,而后及时在急诊科进行就诊并详细告知污染的物质,不同的污染物质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后还需将污染情况上报给医院。如果检验人员被标本污染的尖锐物品刺伤,则应在伤口的一旁进行挤压,将血液用力挤出,而后使用肥皂液或者流水清洗。在冲洗清洁完刺伤的部位后,使用浓度 75%的酒精进行消毒,同时隔离伤口,防止伤口碰水。患者在刺伤后的48小时之内需对医院报告,同时仔细记录刺伤情况,还需对相关传染疾病进行检测以及预防。如果检验人员有被 HBV 感染的可能,则需立即注射相关疫苗和抗体;如果检验人员有被 HCV 感染的可能,则需立即进行HCV抗体检查,并且在4周之后进行 HCV 和 RNA 检测;如果检验人员有被HIV 感染的可能,则需相关专家进行诊治。第七,勤备份原则。对于检验室中比较重要的文件以及数据,需进行多个备份,同时需定时将相关数据进行重新备份,由此可保证数据不被丢失。第八,最简规则。在检测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失误,多数是因为将检测的步骤设计得较为复杂,由此增加了检测难度。所以,对于检测方面的步骤可尽量精简,减少计算过程,由此可将失误降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