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各类癌症的发病率有急剧上升的趋势,这与错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相关性,“癌症之王”胰腺癌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围绕胰腺癌患者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展开科普,以从本质上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人们总是“谈癌色变”,在患有癌症后认为自己已被“宣判死刑”,于是陷入极度的恐慌、紧张、焦虑当中。癌症患者对健康教育与情感支持的需求往往较高,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对患者展开治疗期间,也应注意患者情绪方面的干预,注重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这是增进患者信任度、获取有效信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有力手段,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利用音乐疗法、肌肉放松疗法来对患者大脑皮质起到良性调节作用,使其感到轻松、安定。在健康教育方面,护理人员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开展工作,像发放胰腺癌知识手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微信群等实施线上宣教并解答问题等均可,但应注重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癌痛是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也是降低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癌痛发作后患者会难以入睡,无法正常饮食,也会加重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进一步下降。针对患者伴随的癌痛症状,护理人员应就该方面加以宣教,使其能正确理解癌痛,懂得癌痛基本信息,也能正确表达自身的疼痛情况。药物干预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式,护理人员应参照癌痛三级管理方案对患者展开护理,针对所应用的镇痛药物,也不能忽略用药剂量的合理调整与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
患者患癌后,其家属往往也伴随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临床研究发现,很多癌症患者的家属都会患有身心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神经衰弱,其是与患者朝夕相处的人,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后,其情绪也会随之波动;另一方面,治疗癌症需花费大量的钱财,虽说很多抗癌药有医保报销,但部分患者并没有医保,且不同地区所报销的比例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性,患者在患病后饮食方面亦会发生改变,像购买营养品等亦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控制患者躯体症状的基础上也不能忽略患者的情感支持,只有患者本人心理状态得以改善,家属才能受到良性刺激,且护理人员也应向家属传授正确的观念与简单的护理技巧,重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干预。
除此之外,饮食是否合理与病情的控制也有密切相关性,很多人对医学知识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其在饮食方面存在误区,如肉类会对癌细胞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应该吃素;癌症患者体重持续下降为正常现象,无须太过在意,应使劲吃有营养的补品等。在对患者展开饮食指导之前,护理人员务必要将其对饮食方面的错误认知纠正,使其充分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比如肥肉、煎炸食品、辣椒、葱姜蒜,也应严格戒烟戒酒,禁止暴饮暴食。另一方面,癌症患者都会伴随程度不一的营养缺失现象,使其身体较为虚弱,所以在饮食方面也应注重营养物质的补充,但也应告知患者正确的热量计算方式,保持饮食的合理性。
在患病后,患者的胃口会受到直接影响,胰腺癌患者也不例外,但倘若长期胃口不佳,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发生,针对此类情况,家属可以为患者准备一些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像肉汤、碎面条、粥等均可,其间可以加入一些具备开胃功效的食物,确保患者能满足每日机体营养所需,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粮。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在术后饮食方面也应注意诸多问题,可以选择蛋汤、稀藕粉等流质食物食用,家属在准备三餐期间可以适当增加橄榄、绿豆、绿豆芽、鲈鱼、山药等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