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心脏早搏现象
2023-03-01 11:00:19
作者:周远林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早搏,又称作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是规则跳动的,如果出现早搏就会打破了原有的状态,使心脏提前跳动。提前跳动的这一次心脏向外输送的血液量减少了一些,导致脉搏变弱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心跳停了一下。有些人感到胸闷、心悸,而另一些人的症状会以头晕、乏力为主。这种直观的感觉很容易引起早搏患者的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早搏的本质,有助于减轻焦虑。

早搏有哪些类型

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前两者是人群中常见的类型。而室性早搏又较房性早搏多见。不同的早搏类型,采取的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1000余次早搏,有多少是房性早搏,多少是室性早搏,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早搏

早搏可以发生在无明显疾病的健康人群,也可以发生在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不伴有心脏病的称作生理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器质性早搏。生理性因素包括运动、情绪激动、进食、饮酒、喝咖啡及冷热刺激等,多有一过性的特点,早搏数量一般在100次/24小时以下,去除这些诱因后早搏一般就会缓解或消失。器质性因素则比较复杂多样。

可以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甲亢等器质性疾病造成,也广泛存在于炎症、缺血、缺氧、各种外科手术和介入操作过程中。此外,一些治疗心脏的药物本身也可能引起早搏。两种早搏治疗策略并不相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的严重程度的确和早搏数量有密切关系。但有一部分人群,即便频发早搏依然毫无感觉。相反,另外一些人则十分敏感,即便几个偶发的早搏也会引起严重不适,这多数是因为过度的担心和紧张情绪加重了症状。所以,不能完全根据症状来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早搏是否严重,还是需要根据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进行客观的评估。

早搏如何治疗

早搏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因我们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有明确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早搏,我们首先要治疗原发的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导致的早搏,我们在通过联合用药、介入手术等方式将原发心脏疾病救治后,早搏也往往随之得到缓解。如果原发疾病控制了,早搏数量并未减少,不适症状依然明显,可以通过药物针对早搏进行治疗。如果在没有器质性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的早搏,我们结合早搏数量和患者的症状,酌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数量少且症状不明显的,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建议平时多注意合理的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少饮咖啡、酒和浓茶。如果早搏虽少但症状很明显,感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索他洛尔、心律平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药物。对于早搏数量比较多的,如24小时大于1万次早搏,出现成对甚至多个早搏连成一起的房速或室速的,无论有无明显症状,都要进行药物治疗。需要指出的是,室性早搏的危害性要高于房性早搏,前者更易引起心肌病变及心功能减退,尤其是室速,很可能会引起进一步严重的全身损害,严重的可导致意识丧失甚至猝死,所以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心律失常,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伤口小、痛苦程度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的有效率可达90%以上。但不是所有早搏都适用。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一些特殊类型的早搏患者使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