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了急性且持续性缺氧以及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所引起。患者容易出现胸骨痛的情况,且经过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之后,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很多,比如长时间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另外,因为一些突发性的原因,突然间非常地激动、愤怒或者紧张等,也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寒凉刺激、大量进食高热量以及高脂肪的食物之后,也是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很多时候是因为便秘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那么,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呢?怎么进行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1~2周左右容易出现,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还可能形成附壁血栓,甚至引起动脉系统栓塞。心律失常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大概在发病早期的时候容易出现。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在发病后的1~2周可能出现,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搏骤停,严重者甚至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几个月可能引起胸膜炎、肺炎、胸痛、心包炎以及发热等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且可能反复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这种疾病发病很突然,所以需要及早进行治疗,只有缩小梗死的面积,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脏的功能。另外,对于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没有特殊的并发症,需要卧床3天左右,且持续性地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律的变化以及测量血压。三天之后可以下床活动,但是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一般在2周左右即可出院
如果出现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等情况,则需要延长住院时间。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止痛治疗,遵循医嘱使用止痛剂。另外,还需要调整患者的血容量,再进行灌注治疗,这样可以更好地缩小患者的梗死面积。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溶栓治疗。
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出院之前,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还有动态心电监测,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出院。出院后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过于劳累,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散步、打太极等。同时注意调整好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且注意不要抽烟、喝酒,不能暴饮暴食。同时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要避免过度激动。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其他的异常症状,需要引起重视,马上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