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问题很多人都会有,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通常情况下,在贫血症状比较轻时,不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严重损伤,也不会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干扰。但是贫血症状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患者血液载氧能力降低,机体各系统功能明显减弱,不仅会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会给家人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所以大家对贫血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贫血患者的家属,要做好患者的护理。
什么是贫血呢?贫血是指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量降低至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分为原发性贫血和继发性贫血。其中,原发性贫血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红细胞的生成减少,而继发性贫血则是在疾病或药物作用下引起组织和器官中的红细胞生成减少。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缺铁性贫血,实际上就是由于机体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其发病因素既包括生理层面的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也包括病理原因所导致的红细胞生成下降。
那么,应该怎样做好贫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呢?
首先,关注患者可能的出血倾向。在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问题后,应该及时采取对症措施。假如患者在医院,家属应立即报告医师,让医师和护理人员及时准备好各类抢救药品进行抢救。贫血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接触油漆或其他有机溶剂。
其次,注意患者饮食。饮食方面,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瘦肉、牛奶和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并在医师的指导下科学安排饮食方案。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机体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体才能将氧气输送至全身各个地方。患者用药后,不要立刻饮用牛奶或咖啡。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时,应给予软食、低菌甚至无菌饮食,并且在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生活中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抑制造血功能。
然后,纠正患者的情绪状态。贫血的产生和情绪状态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当患者出现贫血时,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在生活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
最后,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因为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自发性出血问题,就可以参加一定的运动,不必过度限制,如散步、太极拳等都是贫血患者可以进行的运动。需注意的是,重度贫血患者在进行活动时动作应尽量减缓,尤其是在变换姿势或改变体位的状态下,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因一过性脑缺血而出现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