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剖析心律失常病因
2023-02-15 20:07:17
作者:薛小贵
作者单位:方城县中医院老年病科

心律失常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它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节律异常,另一种是速率异常。该病实际上还是非常危险的,日常生活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同时遵医嘱进行科学的治疗。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是近几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段之一,下面就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心律失常的原因以及防心律失常的一些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不定期地出现心慌、心悸、心律不齐或者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讲,导致这些心律失常症状发生的原因大多与心气不足有关。与此同时,随着寒、热的变化,临床还将其分为心阳虚和心阴虚,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大多与患者情志有较大的相关性,如日常容易情绪激动,抑或是思虑重,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气虚,进而导致心气不足的发生,这样也会造成日常容易出现恐惧、害怕,如果病情不断进展,后期便会出现心悸、心慌等表现,因此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来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

日常防心律失常应该怎么做?

在心律失常广发的情况下,窦性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高发人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要注意避免做刺激心脏的事情,例如避免饮酒、避免喝浓咖啡或浓茶等。除此之外,还需要避免做让心脏负担加重的事情,比如熬夜、剧烈的运动。与此同时,还需要避免做刺激精神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会受到神经激素的调控,一些刺激性的场面,或者比较恐怖刺激的影片电影等,均会引起我们心律失常的发生或加重。因此,日常生活中这些心律失常高发人群,需要避免看一些恐怖电影,以防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除上述这些避免要做到的事情以外,我们还需要保持宁心安神。而宁心安神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睡个好觉,一些睡眠较差的人,需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睡眠,做到好好休息,这样心脏才能更好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日常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八段锦、打坐冥想、太极拳等都是比较好的舒缓运动,既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引起心脏的不适,对于提升自身抵抗力有较好的帮助。

合理膳食。食疗也是中医一种治疗手段,如果合理利用一些药膳,便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较高的人群,尤其日常心火旺、多梦的人,日常可以多食用百合、莲心做成食物,注意在食用莲子时,当中的绿芯要一起吃掉。如果平时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且容易心慌的人,可以多食用桂圆、红枣。除此之外,这部分人日常饮食中还注意做到少油、少盐、清淡,避免食用口味过重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而言之,心律失常十分危险,可能会引起心脏骤停,所以日常生活中,一些存在心悸、心慌的患者,抑或是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较高的这部分人群需要注意预防。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如保持健康生活状态、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以及保持健康饮食。只有好好爱护我们的心脏,才能维持健康的身体,避免疾病缠绕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