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娩对于身体的伤害比较明显,且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女性朋友一定要关注自身的身体恢复,并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恢复情况。但分娩完毕之后,肌肉本身会变得比较松弛,尤其是私密区域发生的变化也让女性朋友们产生了担忧的情绪。在这里专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希望准妈妈们能够了解分娩后的恢复关键点。
首先,要注意产后的伤口愈合。正常分娩会让阴道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弛现象,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在没有侧切和撕裂伤的前提下,影响恢复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盆底肌肉的恢复状况。对于女性朋友们而言,产后的盆底肌恢复训练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身体状况。通常情况下,自然分娩后需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选择干净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盆底肌肉都会有松弛的表现,而产后42天正是盆底肌肉恢复的最佳时间,产后三个月则是骨盆恢复的黄金时期。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产后应尽量保持运动状态,不要长期处于卧位,这反而不利于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卧床休息时采取左卧位或右卧位,避免仰卧位引起子宫后倾。
其次,则是关注乳房的恢复状况,一部分女性朋友们错误认为母乳喂养会让自己的乳房变得松弛而下垂,但事实上,实践证明了母乳喂养反而有利于促进女性朋友们的乳房恢复。对于准妈妈们而言,母乳喂养要保持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好的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然后,则是关注子宫区域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出现恶露异常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分娩完成之后,随着胎盘的排出,子宫的重量和大小会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这一时间大约持续6周。而子宫内部的排泄物的排出时间为3~4周。一般的恶露不会有明显恶臭或凝块,但如果发现凝块较大,且出现了持续性或极端性流血问题,则意味着子宫内部可能出现了感染,应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最后,则是要注意尽早排尿,并且关注个人卫生。产后恢复期间,由于女性朋友们出汗较多,所以应大量饮水补充水分,同时促进排尿、排便。而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时,可以每日用温开水或是碘伏稀释液冲洗外阴部,并保持外阴部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护理垫等。在生活方面要营养均衡,保障足够的汤水和适量的肉类摄入,减少精制糖分的摄入,这是女性朋友们身体复原的关键条件。产后的营养供给要保持多样化,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维持营养供给。